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输尽王租生理微,野僧行乞暮还归。
山空日落无钟鼓,只有虚堂蝙蝠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艰难生活中的日常,以及其所在环境的寂静与孤独。首句“输尽王租生理微”点明了僧人生活的艰辛,他已将所有收入都用于缴纳赋税,生活极其拮据。接着,“野僧行乞暮还归”描述了僧人每日行乞的生活状态,傍晚时分才得以返回栖身之所。
后两句“山空日落无钟鼓,只有虚堂蝙蝠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僧人的孤独。山中日落,四周一片寂静,连寺庙的钟鼓声也听不到,只有蝙蝠在空荡的殿堂内飞翔,更添了几分荒凉与冷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生活的不易和环境的寂寥,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疾风吹雨满征衫,陆走川行两不堪。
尘事萦人心事远,濯缨何必在江潭。
门前三径长蒿莱,愧予慇勤千里来。
校罢遗书却归去,此心元自不曾灰。
几年江海事幽寻,遍兴云僧话此心。
今日肯来论旧学,岁寒犹恐雪霜侵。
闻道山中客,年来鬓欲皤。
静便三径小,贫觉一身多。
且喜诗无病,从教睡作魔。
故人今领众,犹足慰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