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墓

中兴江左百馀年,人物谁如太傅贤。

桓贼寻常思问鼎,苻秦百万已临边。

笑谈解折奸雄锐,指顾能摧敌阵坚。

平昔经纶才试此,依然赍恨向重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中兴以来在江东延续了百年,人物之中谁能比得上太傅的贤明。
桓温这样的权臣时常梦想篡位,苻秦百万大军已经逼近边境。
他的谈笑间就能瓦解敌人的锐气,指挥若定能击溃坚固的敌阵。
他往常的治国才能在此得以展现,但遗憾的是,如今只能带着遗憾长眠地下。

注释

中兴:指国家由衰败恢复生机。
江左:江东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概念。
太傅:古代官职,这里指有贤能的人。
桓贼:指桓温,东晋权臣,有篡位之心。
问鼎:比喻企图夺取政权。
苻秦:指前秦,苻坚时期。
折:挫败,削弱。
摧:摧毁,击溃。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赍恨:怀着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晋时期太傅谢安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国难当头之际所展现出的英明决策。诗人以"中兴江左百馀年,人物谁如太傅贤"开篇,赞誉谢安在东晋复兴之时期,其德行与才智无人能及。

接着,"桓贼寻常思问鼎,苻秦百万已临边"两句,表达了当时的紧急国是:桓温欲问鼎而示威,而北方的苻秦军队已经逼近边疆,形势危急。

诗人随后以"笑谈解折奸雄锐,指顾能摧敌阵坚"赞美谢安在这种紧要关头所展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智勇双全。他不仅能够洞察世事、识破奸雄,还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最后,"平昔经纶才试此,依然赍恨向重泉"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谢安不仅在当时能够处理国事,而且即使在过去也曾多次展现出他的政治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也难免有遗憾,依然怀恨而终。

这首诗通过对谢安生平与性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杰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智慧和才干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92)

马之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幕府山

当初一马过江来,幕府权宜向此开。

万里封疆吾旧物,一时宾客尔多才。

建台此事虽堪羡,掩泣其人更可哀。

相视不曾言及此,欲教天意此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新亭(其二)

新亭见说在山头,看见江河衮衮流。

何事后人轻变改,不教遗址且存留。

怜他一代称贤相,说此诸人似楚囚。

若使有人来访旧,一番人见一番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新亭(其一)

相对何庸作楚囚,一时凛凛气横秋。

定知决意谁能止,何事空言竟亦休。

敢谓扶持非尔力,要须恢复有奇谋。

壶浆满路无人至,空使遗民叹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横塘

如今何处是横塘,在府城南淮两旁。

魏蜀两都皆不似,蓬莱三岛足相方。

乌衣巷口排金屋,朱雀桥边立粉墙。

有底繁华难说似,何妨把作画图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