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夙昔游清贯,时流籍重名。
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吉兆虚三鳝,凶期告两楹。
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名为《故翰林彭学士挽歌(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亡友彭学士的缅绘。
"夙昔游清贯,时流籍重名。"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流水般永恒而深刻。
"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这里写的是读书和观赏自然景物的情景,"雠书"指的是研读古籍,"石渠"可能是某处的名字,暗示着一种幽静的环境;"视草玉堂荣"则描绘了一种美丽的景象,可能是在贵族或学者家中的一种享受。
"吉兆虚三鳝,凶期告两楹。" 这两句中的"吉兆"和"凶期"涉及到古代的占卜文化,其中"三鳝"和"两楹"可能是某种特定的象征或者预兆,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全诗和当时的背景来理解。
"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这里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怀念之情,以及一种自然界中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承载着浓厚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文学家心灵的独白。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去岁洛城中,嬉游处处同。
从离崿岭北,常梦潩泉东。
草绕春街碧,花繁夕市红。
临风默惆怅,想像白眉翁。
比日聚官舍,笑言曾未厌。
暂成挥手别,各有侍祠严。
晴景朝朝丽,春容物物添。
解斋当共醉,莫遣此期淹。
小苑微寒春雁飞,石关宫外草萋萋。
汉家旌旆连围合,秦国山川入望低。
花色才临珠缀发,柳阴欲傍金堤齐。
韩嫣承恩来视兽,飞尘遥出建章西。
春风不胜雪,散漫度龙沙。
密映缘溪柳,争飞乱眼花。
鸱夷赊美酒,油壁系轻车。
塞下芳菲晚,聊将当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