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和吕秘校》系列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功名的深刻思考。
首句“吾道穷通自有时”,诗人认为人生的道路和命运自有其规律,不是人力所能轻易改变的。接着,“功名岂便与心违”一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并非轻易可得的感慨,暗示了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摩天未逐溟鹏奋,敛翅尚如篱鶠飞”两句,以大鹏展翅高飞与篱间小鸟敛翅低飞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在追求与现实之间徘徊的状态,既表达了对理想抱负的向往,也反映了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妥协。
“鸣凤卜迟君莫笑,玉山醉倒事何稀”两句,通过比喻和反问,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选择和态度的思考。鸣凤(传说中的神鸟)虽迟早会鸣叫,但不应因此而嘲笑;即使醉倒在玉山(象征着美酒或享乐之地),这样的事情也并不罕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
最后,“梅花将谢剩沽酒,待向花前倒载归”两句,以梅花即将凋谢为背景,借酒消愁,期待在花前醉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功名追求、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洞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