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蓨县刘主簿楚

起家得事平原侯,晚出都门辞旧游。

草色连绵几千里,青骊躞蹀路旁子。

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淇水。

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

金盘晓鲙朱衣鲋,玉簟霄迎翠羽人。

王程书使前期促,他日应知举鞭速。

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起初在平原侯府任职,晚年离开京都告别旧友。
绿色连绵延伸数千里,青骊马缓步路边行。
靠近县城宿于河阳,春日竹林伴随淇水航。
在邺城停留欣赏美景,昔日同僚心意依旧亲。
清晨金盘盛满赤鳞鱼,夜空迎接如玉的仙人。
朝廷使命催促行程急,未来应知挥鞭疾如风。
五月炎热河水浮瓜果,挽你衣袖共度黄河曲。

注释

平原侯:指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的贵族。
都门:京都的城门。
青骊:黑色的骏马。
躞蹀:小步行走。
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附近。
淇水:古代河流,流经今河北、河南两省。
佳赏新:新的美景赏心悦目。
群公:指众多官员。
金盘:精致的金属盘子。
朱衣鲋:红色衣服的鲤鱼,可能指美食。
玉簟:玉制的竹席。
翠羽人:穿着翠绿羽毛服装的人,可能指仙人或侍从。
王程:王命的行程。
书使:传达文书的使者。
举鞭:挥鞭驱车前行。
寒水浮瓜:在冷水中漂浮的瓜果,形容夏日消暑之物。
长河曲:黄河弯曲处,代指远方或旅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家乡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故土的留恋和对新环境的期待。起首“起家得事平原侯”表明了主角色的身份,以及他在平原地区有一番作为。而“晚出都门辞旧游”则显示出主人公不舍昔日欢乐时光,迟迟离别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草色连绵几千里,青骊躞蹀路旁子”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长途跋涉中的景象。这里,“草色连绵”展现了一片无边界的绿意,而“青骊躞蹀路旁子”则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马蹄踏过的痕迹,给人以行进中的节奏感。

“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淇水”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旅途中的某个夜晚,他在一个被花簇拥的县城中歇息,并且第二日乘船穿行于竹林间,渡过淇水。这里,“花深近县”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幽美,而“竹映春舟”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友情和未来任职的一种期待。“邺下淹留佳赏新,群公旧日心相亲”表达了主人公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停留期间,对新的环境和同僚间建立深厚情谊的向往。而“金盘晓鲙朱衣鲋,玉簟霄迎翠羽人”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庆典,其中“金盘”、“玉簟”等物象显得奢华而高贵。

最后,“王程书使前期促, 他日应知举鞭速”表明了主人公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并且有着紧迫感和行动上的积极态度。同时,“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则是一种生动的景象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在某个清凉的五月日子里,行走于长河之畔,用衣袖承接河中的瓜果,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一份期待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一个官员离别家乡、踏上新的旅程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寄令狐尚书

立身荣贵复何如,龙节红旗从板舆。

妙略多推霍骠骑,能文独见沈尚书。

临风高会千门帐,映水连营百乘车。

他日感恩惭未报,举家犹似涸池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哥舒仆射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先麾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

辘轳宝剑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杀将破军白日馀,回旃舞旆北风初。

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形式: 古风

寄雍丘窦明府

少年结绶骋金羁,许下如看琼树枝。

入里亲过朗陵伯,出门高视颍川儿。

西游太府东乘传,泗上诸侯谁不羡。

时辈宁将白笔期,高流伫向丹霄见。

何事翻飞不及群,虎班突骑来纷纷。

吴江垂钓楚山醉,身寄沧波心白云。

中岁胡尘静如扫,一官又罢行将老。

薛公荐士得君初,囗领黄金千室馀。

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出重门烟树里。

感物吟诗对暮天,怀人倚杖临秋水。

别离几日问前期,鸣雁亭边人去时。

独坐不堪朝与夕,高风萧索乱蝉悲。

形式: 古风

祭岳回重赠孟都督

封作天齐王,清祠太山下。

鲁公秋赛毕,晓日回高驾。

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

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