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其一)

言理不可求,吾将讯苍苍。

草木被春华,松柏遭摧伤。

才高未为福,名大或不祥。

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

瑞麟出非时,巷伯终见戕。

晏婴不可作,鲍叔遥相望。

发愤著春秋,掩夺日月光。

文章诚可传,毁辱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道理无法强求,我将向苍穹询问。
春天花草繁盛,但松柏却遭受打击。
才智出众未必是福,名声显赫可能带来不幸。
伟大的太史公,豪情洋溢于四方。
吉祥的麒麟不合时宜出现,巷伯最终遭遇杀害。
像晏婴那样的贤者不可复制,鲍叔牙的美德只能仰望。
他怀着愤慨写下《春秋》,光芒掩盖了日月。
文章确实可以流传,诋毁侮辱又能怎样呢?

注释

理:道理。
讯:询问。
华:花朵。
摧伤:打击。
伤:伤害。
福:幸福。
名大:名声大。
太史公:司马迁。
逸气:超凡的气质。
瑞麟:吉祥的麒麟。
巷伯:古代官职,此处指贤者。
晏婴:春秋时期齐国贤相。
鲍叔: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名。
春秋:古代编年体史书,指《左传》。
庸:平常,普通。

鉴赏

此诗是南宋文学家刘过的作品,深含哲理和历史感怀。开篇“言理不可求,吾将讯苍苍”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难以预测、无法寻求真理的无奈情绪。"草木被春华,松柏遭摧伤"则是借自然景象,抒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春天的繁花虽然美丽,却也可能使草木受损,而坚韧的松柏亦有遭受摧毁的一日。

接着“才高未为福,名大或不祥”诗人表达了对才能与命运的深刻认识,指出才华横溢并不一定是幸福的象征,相反,过于显赫的名声可能招致灾难。"煌煌太史公,逸气横八方"中,“太史公”指的是司马迁,其“逸气横八方”则形容其文章气势磅磅,超脱世俗。

"瑞麟出非时,巷伯终见戕"诗人借瑞兽不按时序出现的现象,抒发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体命运的思考。"晏婴不可作,鲍叔遥相望"则是表达了对于古代贤臣晏婴、鲍叔的向往与怀念之情。

"发愤著春秋,掩夺日月光"诗人表示要将内心的不满和激愤通过书写《春秋》来表达,同时也在强调个人力量相对于自然界的渺小。"文章诚可传,毁辱庸何伤"则是肯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即使遭到毁谤和诽谤,也不影响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充满了历史哲理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其四)

嗣宗党司马,徒尔餔其糟。

叔夜屹玉山,落落昆崙高。

神仙之可求,蓬岛何迢遥。

汤武非圣人,况识师与昭。

一死继结缨,孤竹争清标。

荡阴一杯血,綵凤无凡毛。

鸱鸢嗜腐鼠,竟绝终身交。

形式: 古风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其二)

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

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

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

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

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

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

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其三)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厉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托。

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形式: 古风

村墅

俗子有钱村亦乐,秋田米熟歌牛角。

三家村墅无官方,夜半呼卢笑声谑。

寻思我辈不如君,平生读书徒苦辛。

遭时丧乱未得志,长策短藁无由伸。

不如卖剑买牛去,也学此翁村里住。

只愁夜半月明时,得意无人和诗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