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其二)

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

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

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

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

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

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

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高高的黄金台,燕赵两地人竞相追逐它的风采。
后来得到荆轲,他受到的恩遇和礼遇都深深鞠躬以示敬意。
男子汉容易感动,更何况身处困厄之中。
穿着白衣登上朴素的车子,函谷关的光芒已经消失不见。
吕政最终在荒野中死去,燕丹并未建立非凡的功绩。
侠义之气如铁般坚硬,鲜血染红了大海。
英雄的愤怒和志气永不消磨,如今化作横贯天空的彩虹。

注释

黄金台:古代燕昭王所建的招贤台。
趋风:追逐风采,比喻追求名利。
荆卿:指荆轲,战国时期刺客。
鞠躬:深深表示敬意。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穷厄:困境。
缟衣:白色的丧服。
素车:朴素的车子。
吕政:秦始皇的名字。
野死:在野外去世。
奇功:非凡的功绩。
侠骨:侠义之心。
血变海水红:形容牺牲巨大,鲜血染红了海面。
亘天虹:横跨天空的彩虹,象征永恒的英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幕的情境。起始两句“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勾勒出一幅北方雄伟的画面,"黄金台"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燕赵争趋风”则表明了历史上各路英雄豪杰争斗的激烈场面。接着,“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提及到了荆轲刺秦这一著名史事,表现出对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中间两句“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丈夫"此处指的是有气节、有担当的男子汉,而"容易感激"则显示了诗人对英雄豪迈情怀的同情和理解。"况在穷厄中"更深化了这种感情,说明即便是在困顿之中,也难以抑制那份慷慨激昂。

随后的“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则是对历史的回望,"缟衣"指古代官员所着之服,"素车"则代表了平淡无奇,而"函谷照已空"则让人不由得想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而今已成空壳的遗迹。

接下来的“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提到了历史上的又一位英雄人物吕布和燕丹,而他们虽然英勇却未留下非凡的业绩。"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则是对那些为了理想而牺牲、流血至死者的赞颂,他们的精神如同化作坚硬的铁,血液甚至能够将海洋染成红色。

最后两句“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英雄豪杰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英愤"指的是他们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气不磨"则强调了这种精神的坚韧不拔。而"今为亘天虹"则是将这份精神比喻成横跨天际的彩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英雄人物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其三)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厉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托。

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形式: 古风

村墅

俗子有钱村亦乐,秋田米熟歌牛角。

三家村墅无官方,夜半呼卢笑声谑。

寻思我辈不如君,平生读书徒苦辛。

遭时丧乱未得志,长策短藁无由伸。

不如卖剑买牛去,也学此翁村里住。

只愁夜半月明时,得意无人和诗句。

形式: 古风

和危府教(其一)

先生场屋文之虎,气慑狐狸自不知。

老去莫嫌官尚冷,灞桥风月要新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危府教(其三)

行脚诸方履历深,似禅和子寄丛林。

试拈朝报一转语,以道观之无损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