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山诗

先王定秩祀,赫赫祭义悬。

岂容淫昏鬼,得以非族干。

世衰道始丧,恢诡滋神奸。

咄哉楞伽山,蒙诟数百年。

冈峦非不美,有孽凭于巅。

其事俚且诞,意出妖巫传。

公然饰屋宇,金碧穷芳妍。

木偶杂男女,佩玉而纡鬟。

部卒侍两帝,肖象青红填。

遂令无知辈,瞽聋自欺谩。

石湖水清驶,什五排画船。

牲牢必脩洁,箫鼓仍喧阗。

虽值风雨夕,奔走惧少延。妇人尤噂?,语恶不忍宣。

心邪乘隙入,梦寐生狂颠。

动云神所致,祷赛宜加虔。

妖巫既得志,吠声益狺狺。

鼓舞数邑民,真如蝇慕膻。

每当婚礼成,先期陈几筵。

乡村真可笑,立庙溪谷边。

高广仅盈尺,尊奉同帝天。

屈指百里中,日费千金钱。

岂惟膏脂竭,风俗因之迁。

阴霾蔽白日,沈痼无由痊。

自昔守土吏,往往多名贤。

逡巡惮摘发,半为祸福牵。

汤公中州起,绝学今伊川。

仗节抚吴下,变俗以身先。

痛兹淫祀炽,能使民德愆。

上章罗罪状,正气回两间。

一朝纶綍降,尽取投深渊。

震雷忽破蛰,荒秽快洗湔。

山灵亦生色,草木增葱芊。

政成甫期月,玺书徵何遄。

一老天不遗,骑箕归星躔。

我闻公去后,群小复煽言。

望祭伺昏夜,稍稍酒食骈。

死灰偶不戒,虐焰恐再然。

我愿献此诗,片石山头镌。

庶几百怪息,公德永不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龙藻的《楞伽山诗》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古代祭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诗中首先指出,先王设立祭祀秩序本为弘扬正义,但随着时间推移,祭祀仪式逐渐被歪曲,让邪恶之徒有机可乘。楞伽山的祭祀尤其荒诞,木偶装饰华丽,男女混杂,甚至影响到民众的正常生活和道德观念。

诗人痛批了这种过度的迷信活动,耗费大量财富,导致风俗败坏,人心不古。汤公(汤斌)曾力图改革,但妖巫势力仍然顽固。汤公的举措最终使得祭祀停止,风气得以改善。然而,当汤公离世后,这些不良风气又有所抬头,诗人深感忧虑,希望这首诗能作为警示,刻在山头,以止息怪异之事,永记公德。

整首诗语言犀利,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祭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表达了对清明风气的向往和对改革者的敬仰。

收录诗词(22)

周龙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岁贡生。高才实学。有《恒斋集》等

  • 字:汉荀
  • 号:恒斋
  • 籍贯:江苏吴江

相关古诗词

金陵书事用犁眉公钱塘怀古韵

自昔龙蟠地,前朝此建都。

上游浮七泽,沃壤接三吴。

晋宋羞残局,岐丰吐壮图。

北巡基并巩,南顾势非孤。

鼠贼凌关辅,妖氛遍海隅。

尧城先示变,高寝渐忧芜。

当璧违公论,迎鸾压武夫。

新亭刚对泣,狎客已群呼。

刷耻谁尝胆,衔忠欲赐镂。

处堂偷宴息,怀鸩作欢娱。

马指移魁柄,蝇营占奥区。

通侯竞瓜步,宰相乐秦湖。

故剑倾椒掖,良家进锦襦。

春镫翻乐府,花月拥氍毹。

一载朝廷小,千秋涕泪濡。

举烽空扰攘,借筋漫含胡。

但倚江波涌,宁知王气殊。

中兴旋失鹿,末造遂瞻乌。

偶尔寻双阙,凄然感九衢。

祸因门户兆,隙与禁庭俱。

郑袖房帷宠,梁王国土腴。

本防煎釜豆,终见委囊珠。

钟阜风尘改,行宫岁月逾。

葛公原尽瘁,汉祚适多虞。

莫抱兰成恨,休谈元首迂。

燕矶回棹处,沽酒鲙江鲈。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谒明祖孝陵

郁郁复苍苍,园陵气渺茫。

城回江独涌,云散殿空凉。

攒乱功初震,开基德倍昌。

断蛇无剑化,铸鼎有弓藏。

隧道悬钟鼓,明楼带阜冈。

乌朝分早暮,芝产辨阴阳。

象设规模壮,祠官礼数详。

岂期休运厄,忽使寇氛攘。

率土成猿鹤,弥天纵虎狼。

燕京旋改玉,沧海遂栽桑。

门欲罘罳坏,庭谁謦欬扬。中珰头总白。

遗户业俱荒。亭破抛宫瓦,碑残压御墙。

樵余松柏秃,烧后黍禾长。

尚喜龙回驭,重闻骑捧香。

烝尝修异世,肸蚃动今皇。

登拜仪严肃,宣传语炜煌。

共惊唐六典,犹重汉三章。

故国游仍到,新亭感可忘。

衣冠原庙尽,抔土何须惜,家居苦自亡。

画难追贾、邓,史忍读宣、光。

乍对铜驼泣,还凭石马伤,蒋山形胜在,落日半昏黄。

形式: 古风

有感示门人潘文虎

半世辛勤付汗青,那堪劫火早沈冥。

生悲天水遗民录,死恨元家野史亭。

直笔至今徵琬琰,成书自古在家庭。

与君午夜重论及,隐隐虹光下六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再登燕子矶

楚尾吴头万象开,重扶短策立崔嵬。

江声忽定潮将落,水气如浮雨欲来。

起伏岗峦方涌浪,纵横洲渚祇流杯。

囊中可有惊人作,唤起鱼龙舞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