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泷

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

助以乘风便,都忘上濑难。

山围青步障,水皱碧琅玕。

长忆披裘客,空江六月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海潮汹涌,连日不息,直至经过子陵滩的壮阔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直过”二字,不仅展现了潮水的浩荡之势,也暗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叹。接着,“助以乘风便,都忘上濑难”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突出了乘风破浪的轻松愉悦,又反衬出逆流而上的艰难,展现了诗人面对挑战时的乐观与坚韧。

接下来,“山围青步障,水皱碧琅玕”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山峦环绕,如同绿色的屏障,水面波光粼粼,仿佛碧玉般的琅玕,生动地展现了七里泷的自然美景。最后,“长忆披裘客,空江六月寒”则通过回忆披裘客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暗示了在炎炎夏日中,江面的凉意与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贺齐庙

公苗英爽练江边,击贼成名自昔传。

旧地赤乌开郡县,当时白棓费三千。

扫除山越疮痍合,仓卒淮淝涕泪涟。

父老那知开国事,祈春费腊自年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读书不疏园赠主人汪实尺

绕歙皆山我看遍,见山太多山亦厌。

田棱高下峰岚童,石腹轮菌秀灵欠。

西行十里忽渺绵,远林苍苍波潋潋。

如绳大路摇鞭丝,似黛遥山界车幨。

美哉此乡宜有人,胜处却被君家占。

略经丘壑皆文心,别埽烟霞筑吟坫。

君家名园先世贻,维何藏之富铅椠。

陆家充栋曹盈仓,养就君才许华赡。

相逢意气山为倾,倏见挥毫天可换。

苦将辁朴尘齿牙,何异蹄涔比天堑。

肯容庑赁已幸叨,许借书抄益愁忝。

半生无术孟浪游,五字未工穷有验。

知君博我良苦心,祇恐病处难为砭。

反思昨梦天风吹,百尺楼头位书剑。

早知此景眼前得,何事十年徒羡艳。

吾徒亦有二三子,天涯独学劳远念。

行方作书慰藉之,书成已有鸡鸣店。

形式: 古风

题汪松溪遗集并所著诗学汝为

近世作者何纷纷,牛毛麟角谁能分。

文人傅否生未必,要在光脑能常存。

先生往矣遗稿在,我得读之从后昆。

岂其天意假司命,乃遣大雅来扶轮。

文章可解妙难解,望候但觉春温温。

慨然想见公为人,坐公读书秋树根。

不疏不园邻郑村,村人往往罕识面,键关晤对惟皇坟。

界除一切可已事,放作百劫难刊文。

铸山煮海富研述,四始六际逾纷纶。

上追申克溯元本,下揖亨苌相讨论。

十年书成付庭鲤,六经未有如诗尊。

乃知文字有元气,得古独厚方深醇。

瓣香欲祝来已晚,私淑尚有伊川孙。

是真窥见法眼藏,不轿皇甫来韩门。

三时抱简声常吞,先生赍志良苦辛。

方今幸值右文代,石渠众彦趋如云。

此书一出有目见,先遣雅奏从天闻。

一编家置意中事,但恨不及当公身。

形式: 古风

题许萃和乐山书屋

昔游何山奇,东南黄海最。

但惊秀绝天地间,终愁险出人情外。

此地合让天为都,游之且难而况居。

若论卜筑何者得,我作主人山作客。

不待招邀满户庭,常与幽人借颜色。

能化城市为烟霞,最好未有如翁家。

市声祇用一墙隔,岚翠已教三面遮。

看山得山自来处,百里轩台陡云雾。

支峰散作万马奔,昂昂欲过窗前去。

此中读书生子孙,那不头角都嶙峋。

冯家四经旧守匣,邓氏一艺皆空群。

方知爱山有真乐,雀跃作游吾自笑。

愿托静者为平生,此意久取名吾名。

行当脱却谢公屐,来看君家一桁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