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二)

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

莫嗟平舆空神物,尚有西斋接胜流。

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

雪堂亦有思归曲,为谢平生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深情思念。

首句“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渴望的心境,“东京”指的是宋朝的都城开封,即今河南开封。这里借用“月旦州”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冷清,而“德星”则象征着理想或追求,缺乏珠旒的装饰暗示了一种不完整与美好事物已经逝去的情怀。

接着,“莫嗟平舆空神物,尚有西斋接胜流。”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分哀叹于那些虚幻而已不存在的东西,因为还有一些真实可触及的事物值得珍惜。这里的“西斋”指的是郭明父府中的一处所在,意味着诗人心中的一个精神寄托。

以下两句,“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和渴望。春天的梦境总是引导他去寻找那片宽广的湖面,而家中的书信也带来了橘子成熟的佳音,象征着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美好的期待。

最后两句,“雪堂亦有思归曲,為謝平生馬少游。”则是诗人提到自己也有所谓“思归曲”,表达了对于归乡或回忆过去的心情。这里的“雪堂”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书房,而“为谢平生马少游”则是对朋友谢平生的赞美之词,马少游是当时的一位文学家,这里的提及增添了一份文人相惜的情谊。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次友情的寄托,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碧畦黄陇稻如京,岁美人和易得情。

鉴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鸣角古来声。

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钱越州

髯尹超然定逸群,南游端为访云门。

谪仙归侍玉皇案,老鹤来乘刺史轓。

已觉簿书哀老子,故知笾豆有司存。

年来齿颊生荆棘,习气因君又一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

平明已报百吏散,半日来陪二子闲。

立鹊低昂烟雨里,行人出没树林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馀。

还从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