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姑苏台有感

故垒萧然起暮尘,凭高何处吊忠臣。

山连吴越东南近,天入江湖上下均。

岁月多因催发变,文章未足济身贫。

悠然今古无穷恨,落日商歌暗损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登姑苏台有感》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通过描绘登临古迹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

首联“故垒萧然起暮尘,凭高何处吊忠臣”,开篇即以“故垒”、“暮尘”营造出一种苍凉、沉寂的氛围,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诗人站在高处,遥望古战场,心中涌起对忠诚之士的怀念之情。

颔联“山连吴越东南近,天入江湖上下均”,转而描写自然景色,山峦相连,仿佛连接了吴越两地,天空广阔,与江河湖海相接,展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深远与广阔。

颈联“岁月多因催发变,文章未足济身贫”,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即使才华横溢,也难以解决个人的贫困问题,体现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难求的感慨。

尾联“悠然今古无穷恨,落日商歌暗损神”,诗人以悠然自得的态度面对古今的遗憾与痛苦,借落日商歌(古代商人的歌声)表达内心的悲凉与无奈,最终以“暗损神”收尾,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沉重与疲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东归留别吴中一二同志

明发阊门早问津,梅花有意似留人。

谁怜孤馆青灯夜,遥忆高堂白发亲。

对酒论文期隔岁,到家献寿及新春。

石田茅屋犹无恙,飘泊江关愧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虞幼悦并简涂仲宣还江西

京华一别六经春,浙上重逢若易分。

多喜圣君深念国,尽烦儒士远从军。

青油幕冷三更月,昼锦衣裁五色云。

壮岁功名须树立,愧无长策助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柬陈徵君

匣里干将席上珍,中吴人物见斯人。

才名籍籍今谁敌,世议悠悠若未伸。

近喜丘园俱束帛,可能江汉独垂纶。

太玄自是精微学,却笑扬雄反误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济州城南

苍茫烟火杂风沙,商馆民庐一万家。

桥上朱阑人系马,门前绿树日藏鸦。

州名近为灾年改,土俗犹将侠气加。

阙里崇崇空在望,客程相促又登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