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秀峰前是宝坊,坐令热恼变清凉。
人人认得长安路,珍重旃檀一瓣香。
这首诗描绘了独秀峰前宝坊的宁静与庄严,通过对比热恼与清凉,展现了宝坊对人心灵的抚慰作用。诗人邹浩以“人人认得长安路”来比喻人们在宝坊中找到心灵归宿的过程,而“珍重旃檀一瓣香”则表达了对宝坊内宗教仪式的尊重与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宝坊的神圣与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和对宗教信仰的虔诚态度。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觉华山下古禅宫,鼎足蒲团午夜同。
但有鸡声替钟鼓,更无僧影到帘栊。
真情迥出忘情外,多语都归妙语中。
转首是谁南与北,庭前桧柏亦生风。
亭据炎方第一州,旌旗曾向此中留。
台光不逐春光改,花影长随桂影浮。
谁谓岭云收白雨,偶然莎径入青眸。
它年南北遥相望,应记匆匆秉烛游。
天绘亭边三载梦,石灰铺里一时情。
个中不是同参得,胸次峥嵘何日平。
风前火烈逢真玉,雪后大寒见老松。
携得此心归北去,与君无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