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二)东台

嵯峨东陟插云峰,壁翠峦苍亘百重。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

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台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嵯峨东陟插云峰”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山峰直插云霄的雄伟景象。接着,“壁翠峦苍亘百重”进一步展现了山峦连绵不绝的壮观,绿意盎然的翠壁与苍茫的山峦交织成一幅自然画卷。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两句,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力量。妙吉祥师是佛教中的尊称,那罗延窟则是传说中龙神居住的地方,这里巧妙地将宗教元素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诗人通过远眺大海初升的太阳,以及空林中即将响起的晨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希望的意境。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总结了整个游览的感受。明霞的绚烂不仅映照出了山川的美丽,更象征着心灵的开阔与净化。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台山的壮美风光,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之旅。

收录诗词(511)

胤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三)南台

岿然秀拔峙南台,顶势穹窿若覆杯。

香阁遥瞻烟锁处,宝灯闻说夜飞来。

仙岩铺锦凭谁绣,虎窟屯云为我开。

欲礼真容先在望,频催前骑蹑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四)西台

挂月岩前一经探,岧峣紫翠叠烟岚。

圆机风与溪相答,秘义人同石共谭。

灵异迹多难罄笔,清凉峰好尽如簪。

无边觉海毫端入,八水源头不用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五)北台

北台秀矗斗杓傍,楼殿凌虚结上方。

众壑俱从檐下落,万缘都向槛边忘。

洪河如带明分野,恒岳为邻接大荒。

世界三千空色喻,岂离般若一毫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六)中台

五朵青莲簇翠鬟,峨峨一朵涌中间。

近来若个宗风彻,至此方知佛日闲。

采菊梵仙归洞去,踏花狮子自空还。

法身宝塔门门现,毕竟游人未到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