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仲嘉侍郎使虏分韵得待字

圣人坐明堂,洪覆等穹盖。

岁颁两玉节,前后歌出塞。

公才有廊庙,安用试专对。

要烦第一人,镇抚大荒外。

嫩寒欺别酒,微月见征旆。

遥知燕山雪,飘洒汉冠佩。

玉色照穹庐,骄子亦心醉。

要领一笑得,归来安鼎鼐。

是时春正佳,湖上花如海。

清游不可迟,日日舣船待。

形式: 古风

翻译

圣人坐在明亮的殿堂,如同广大的天穹覆盖。
每年颁发两个玉制符节,前后歌声穿越边塞。
公才卓著,已在朝廷任职,何必再经考试选拔。
期待着杰出人才,去安抚遥远的边疆。
初春的微寒侵袭离别的酒,淡淡的月光映照出行军的旗帜。
想象燕山的雪花,飘落在汉人的衣冠佩饰之上。
玉一般的皎洁照亮了帐篷,连骄纵的王子也为之心动。
关键在于一笑的领悟,归来后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时正值春天最美,湖上的花朵如海般盛开。
清闲的游览不能拖延,每天都要停船等待美景。

注释

明堂:古代帝王接见群臣的地方。
洪覆:广大无垠,形容殿堂的宏伟。
玉节:古代象征权力的玉制令牌。
廊庙:朝廷,指国家的决策机构。
专对:专门应对,特指科举考试中的对策环节。
大荒:边远荒凉之地。
征旆:出征的旗帜。
燕山:古代山脉,此处可能指北方边境。
汉冠佩:汉代的服饰,泛指中原人士。
要领:关键,要点。
鼎鼐:古代烹饪器具,比喻朝廷的重要职位。
湖上花如海:形容湖边花开繁盛。
舣船:停船靠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汪侍郎出使边疆的情景,以圣人的形象开篇,象征着使命的重要性和宏大。诗人赞美汪侍郎的才德,认为他无需通过科举考试来证明自己,而是直接被委以重任,前往辽国进行外交。行前的夜晚,微月映照着远行的旗帜,预示着艰苦的旅程和边塞的严寒。诗人想象燕山雪花飘洒,覆盖在汉人的冠佩上,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边关环境的想象。

汪侍郎的使命不仅关乎国家的和平,也关系到个人的荣誉,他的成就将如同玉色照耀穹庐,连敌人都会为之倾倒。诗人期待汪侍郎凯旋归来,那时春天正美,湖上的花朵盛开,他们可以共享清游之乐。诗人强调时间宝贵,每日都停泊船只等待好友的归来,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出使成功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重臣的赞美,又有对友人出使的祝福,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送苏秀才归永嘉(其一)

再入庭闱再入山,偷閒百日了金丹。

他年拔宅上升后,休道使亲忘我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其一)

宝马天街路,烟篷海浦心。

非关爱京口,自是忆山阴。

高兴馀飞动,孤忠有照临。

浮云付舒卷,知子道根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重送伯卿

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

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

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万径无行踪,扣户惊剥啄。

故人竹叶舟,岁晚梦漂泊。

自云饥所驱,岂不念丘壑。

经谊金华省,文采石渠阁。

平生百未试,墨绶嚇猿鹤。

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角。

不嫌干进钝,俯仰无愧怍。

低回簿书丛,万卷无处著。

惜哉小举袖,负此不龟药。

颇闻江皋县,讼简民气乐。

政成松竹林,诂训缉家学。

乃翁力菑畬,待子收播穫。

三年此书出,众说眇萤爝。

持归许窥观,慰我久离索。

今朝云泼墨,霰雨纵横落。

樯竿挽不住,帆峭北风恶。

难忘昆弟语,易散清夜酌。

匆匆别知赋,掩涕倚郛郭。

形式: 古风

送唐彦博宰安丰兼寄呈淮西帅赵渭师郎中

唐子皦自鲜,水清石粼粼。

绣肠五车书,不鄙簿领尘。

黟山与桂岭,一笑二十春。

天涯会面难,岁晚情话真。

五管无贤侯,但有岚烟昏。

此岂功名场,往戍清淮滨。

北门诗书帅,平生吾故人。

问讯今何如,凌烟上星辰。

为言落南客,病作寒螀呻。

飘飘北归梦,夜绕吴淞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