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雨夕》由明代诗人冯恩所作,描绘了雨夜的独特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乱云沈野寺”,以“乱云”起笔,形象地展现了雨夜云层厚重、遮蔽天际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感觉。“沈”字生动地描绘出云层低垂,仿佛要将野外的寺庙淹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接着,“风雨夜鸣骄”一句,直接点明了雨夜的主题。风雨交加,不仅声音大作,似乎在夜晚中放声高歌,展现出自然界的雄浑与力量。这里的“骄”字,赋予风雨以人格化的特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洒案香煤润,侵灯花蕊摇”两句,转向对室内场景的描写。雨滴落在案上,留下湿润的痕迹,仿佛案面上沾染了一层香煤的香气,增添了几分诗意。同时,雨声也影响到了室外的灯光,灯花在雨声的陪伴下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阴晴窥世幻,岁月在山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观察雨夜中的阴晴变化,诗人感悟到世间万物的无常与变幻,岁月在山中悠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这两句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最后,“喜听三生话,空林慰寂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雨夜的陪伴下,倾听三生的故事,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即使身处空寂的林间,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雨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感悟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