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西山道中写望(其二)

帝里烟花已倦吟,得闲聊复快登临。

渐来车马无声处,忽与云山有会心。

晓日金浮琳宇乱,浓春青泼塞垣深。

此间大有苍深境,明发芒鞋仔细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帝里烟花已倦吟”,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渴望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接着,“得闲聊复快登临”则流露出诗人对暂时摆脱尘嚣、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

“渐来车马无声处,忽与云山有会心。”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逐渐远离喧嚣的城市,进入一片宁静的山林之中,与云雾缭绕的山峦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让诗人感到无比的舒适与满足。

“晓日金浮琳宇乱,浓春青泼塞垣深。”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山林景象,金色的阳光洒在错落有致的山林间,显得格外耀眼;而春天的绿色则如同浓墨重彩般覆盖了深邃的山垣,生机勃勃。

最后,“此间大有苍深境,明发芒鞋仔细寻。”诗人感慨于这片充满苍茫深邃之美的土地,决定第二天穿上草鞋,细细探索这片未知的美丽世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渴望深入探索、发现更多美好事物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夜宿西山下偕冯九健一

杖策相从似夙因,草堂促膝意相亲。

春山无伴应怜我,村酒能沽更泥人。

墙下云根连洞壑,树梢檐角挂星辰。

向禽有愿终当了,祇要天公许乞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入山至戒坛

一峰蹲怒狮,突补山口缺。

度峰十八转,转转得奇绝。

森疑仙囷排,杳望化城列。

云木散岩涧,风水纠洞穴。

一径辨悬霤,丈枉尺以折。

行人如蚁缘,树杪乍明灭。

众峭忽一束,前山豁焉裂。

中藏法王宫,缔构一何杰。

金碧欲动摇,随山现凹凸。

遐哉何王构,人巧觉山拙。

入寺生昼寒,闻梵了尘热。

真戒如我传,终办领禅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登千佛阁

珠阁望岧尧,飞甍切星汉。

正对两崖开,百里罗几案。

迢遥俯帝京,郁为神皋冠。

星星辨金紫,隐隐开宫观。

苍然五陵色,天风吹不散。

歌钟间车马,喧声彻云半。

一掬人海波,飞沙浩无算。

三折流浑河,怒决奔云乱。

万弩攒流澌,半玦隐遥岸。

群山太行来,出塞青不断。

佳处一萦结,复此丹阁焕。

忆昨凤城头,旦晚支颐看。

今兹遂登临,弥怆星物换。

夙抱出世心,对此能无叹。

拍槛如可腾,吾期从汗漫。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戒坛四松歌

我闻灵严异松号千尺,西来圣僧曾手摩。

苍官本自足仙骨,更爱佛地栖枝柯。

今之四松毋乃似,阅尽四朝同刹那。

以灵慧种植净土,法云甘露滋其和。

怒张牙爪敩狮象,俯受戒律侪祗陀。

千扨不坏如立铁,一丝莫挂无缘萝。

戒坛高已出云半,兹松直欲捎星河。

祇疑四海龙,排空行雨如投梭。

忽然天风度,花雨飘何多。

吹香满院饭僧遍,沈沈古殿鸣春鼍。

山深夜永足精魅,翻经倒幢谁敢诃。

定知我佛幻此等游戏,怖走百怪除幺么。

不须菩萨作变相,髑髅绕身同缀螺。

不须金刚怒努目,手挥长剑鏖群魔。

但教此松屹立一万古,那怕窃钵来旬波。

戒神千百对此尽詟息,诸天星卫空骈罗。

交枝静巢说法鸟,偃盖下荫听经鹅。

香厨宝藏镇相守,历久龙性全消磨。

亦凭佛力得降住,不然久已腾掷变化归无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