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千佛阁

珠阁望岧尧,飞甍切星汉。

正对两崖开,百里罗几案。

迢遥俯帝京,郁为神皋冠。

星星辨金紫,隐隐开宫观。

苍然五陵色,天风吹不散。

歌钟间车马,喧声彻云半。

一掬人海波,飞沙浩无算。

三折流浑河,怒决奔云乱。

万弩攒流澌,半玦隐遥岸。

群山太行来,出塞青不断。

佳处一萦结,复此丹阁焕。

忆昨凤城头,旦晚支颐看。

今兹遂登临,弥怆星物换。

夙抱出世心,对此能无叹。

拍槛如可腾,吾期从汗漫。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千佛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首句“珠阁望岧尧,飞甍切星汉”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阁楼之高耸,仿佛与天上的星辰相连。接着,“正对两崖开,百里罗几案”,描述了千佛阁前的壮观景色,仿佛将百里的美景尽收眼底。

“迢遥俯帝京,郁为神皋冠”则进一步强调了千佛阁的地理位置之优越,俯瞰着京城,成为神圣地带的象征。接下来的几句“星星辨金紫,隐隐开宫观。苍然五陵色,天风吹不散”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五陵的景色,以及天风的吹拂,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歌钟间车马,喧声彻云半”描绘了人间的热闹与繁华,与上文的宁静形成对比。“一掬人海波,飞沙浩无算”则展示了广阔的人海与飞沙,形象地表现了人间的繁忙与自然界的壮阔。

“三折流浑河,怒决奔云乱”描绘了浑河的汹涌澎湃,仿佛要冲破云层。“万弩攒流澌,半玦隐遥岸”则通过比喻,展现了水流的湍急和岸边的遥远。

“群山太行来,出塞青不断”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从太行山延伸而来,一直延伸到远方。“佳处一萦结,复此丹阁焕”则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千佛阁的赞美。

最后,“忆昨凤城头,旦晚支颐看。今兹遂登临,弥怆星物换”回忆了过去在凤城头观赏美景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夙抱出世心,对此能无叹”表达了作者对出世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美景时的感慨。“拍槛如可腾,吾期从汗漫”则是表达了作者想要超越现实,追求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戒坛四松歌

我闻灵严异松号千尺,西来圣僧曾手摩。

苍官本自足仙骨,更爱佛地栖枝柯。

今之四松毋乃似,阅尽四朝同刹那。

以灵慧种植净土,法云甘露滋其和。

怒张牙爪敩狮象,俯受戒律侪祗陀。

千扨不坏如立铁,一丝莫挂无缘萝。

戒坛高已出云半,兹松直欲捎星河。

祇疑四海龙,排空行雨如投梭。

忽然天风度,花雨飘何多。

吹香满院饭僧遍,沈沈古殿鸣春鼍。

山深夜永足精魅,翻经倒幢谁敢诃。

定知我佛幻此等游戏,怖走百怪除幺么。

不须菩萨作变相,髑髅绕身同缀螺。

不须金刚怒努目,手挥长剑鏖群魔。

但教此松屹立一万古,那怕窃钵来旬波。

戒神千百对此尽詟息,诸天星卫空骈罗。

交枝静巢说法鸟,偃盖下荫听经鹅。

香厨宝藏镇相守,历久龙性全消磨。

亦凭佛力得降住,不然久已腾掷变化归无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足疾发不得登极乐峰

兹峰不合名极乐,迟我登临坐缘薄。

卧游且觅宗少文,未到中年病腰脚。

山中猿鹤休见咍,髀肉已生心未灰。

此情恻怆谁得似,如阅宝山空手回。

形式: 古风

移家来京师(其一)

岂是逢时料,偏从陆海居。

田园更主后,儿女累人初。

四海谋生拙,千秋作计疏。

暂时联骨肉,邸舍结亲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移家来京师(其二)

全家如一叶,飘堕朔风前。

事竟同孤注,心还恋旧毡。

妻孥赁舂庑,鸡犬运租船。

差喜征帆好,相逢泽潞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