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龙门驿楼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鱼龙出没的地方开凿了大门,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这是夏禹的丰功伟绩。
青色的山峰远远分开仿佛是从地面断裂,汹涌的水流从高处倾泻仿佛来自天际。
风云变幻中鱼儿们都争相摆尾逆流而上,波浪翻滚没有尽头,鱼儿都露出水面喘息。
心中感激着治水的大门,身体穿越于此,傍晚时独自在秋日的山林间徘徊。

注释

鱼龙多处:指水势浩大,常有鱼龙出没的地方。
凿门开:比喻在险要处开通道路。
万古:自古以来,泛指很长时间。
夏禹材:指夏禹的才能和功绩,禹是古代治理洪水的英雄。
青嶂:青色的山峰。
远分:从远处看仿佛被分开。
地断:形容山峰像是从地面断裂开来。
洪流:巨大的水流。
高泻:从高处迅速流下。
风云有路:比喻在复杂环境中找到出路。
烧尾:传说中鱼跃龙门时尾部会因激动而发热,这里形容鱼儿奋力上游。
波浪无程:波浪没有固定的行程,形容波涛不断。
曝腮:鱼儿因水位下降或挣扎出水面而露出鳃部。
心感膺门:心中感激治水的壮举(膺门比喻重要的关口)。
身过此:身体穿过了这个曾经的水患之地。
晚山:傍晚的山峦。
秋树:秋天的树木。
独徘徊:独自在其中漫步、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和深远的哲理。开篇“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两句,诗人通过对古代圣王禹的赞誉,表达了自己对于伟大事业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鱼龙”象征着力量和智慧,而“凿门开”则是对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的歌颂。

接着,“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两句,以壮观的景物描写手法,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山脉如同巨龙般拔地而起,与天相连,而“洪流”则像是天上奔腾而下的神秘之水。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两句,则是对行动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诗人将自己比喻为风云中的英杰,不断冲破障碍,勇猛向前;而“波浪无程尽曝腮”,则形象地表达了在不断的挑战与磨砺中,锤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最后,“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两句,诗人以自己亲身体验的方式,表达了对壮丽景色和深远历史的感悟。在这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洗礼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南斋梦钓竿,晨起月犹残。

露重萤依草,风高蝶委兰。

池光秋镜澈,山色晓屏寒。

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晨别翛然上人

吴僧诵经罢,败衲倚蒲团。

钟韵花犹敛,楼阴月向残。

晴山开殿响,秋水捲帘寒。

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晨起二首(其一)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

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

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晨起二首(其二)

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

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

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

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