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二首(其一)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

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

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月光照桂树,绿叶层次分明,微风轻拂,烟雾露珠凝结不散。
屋檐和柱子仿佛咬住了下落的月亮,帷幔窗帘映照着即将熄灭的灯火。
蕲春的竹席在晨光中散发着凉爽的香气,越地的瓷瓶里装着清澈透明的秋水。
心里感到悠闲便是无事可扰,这与住在山中的僧侣有何不同呢?

注释

桂树:指桂花树,这里形容环境清雅。
绿层层:形容桂树叶子茂密且颜色翠绿。
风微:轻微的风。
烟露凝:夜晚的水汽凝结成露珠,显得雾气蒙蒙。
檐楹:屋檐和柱子,代指房屋。
衔落月:形象描绘月亮低垂,似乎被屋檐含住。
帏幌:窗帘、帷幕。
残灯:即将熄灭的灯,夜已深。
蕲簟:蕲春产的竹席,以凉爽著称。
曙香冷:黎明时分,竹席尚带有凉意和淡香。
越瓶:越地(古地名,今江浙一带)产的瓷器瓶。
秋水澄:瓶中的水清澈如秋天的池水。
心闲:心情悠闲自在。
无事:没有烦恼或纷扰。
住山僧:居住在山中的僧人,常比喻生活简朴、心境平和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桂树绿层层"一句,勾勒出浓密郁郁的桂林之景;"风微烟露凝"则是对早晨微风轻拂、露水凝结的一种细腻刻画。

"檐楹衔落月"中的"檐楹"指的是屋檐和门楣,"衔落月"则形象地描绘了窗棂间斜射进来的清辉;而"帏幌映残灯",则是诗人对室内光线的细致观察,透过窗纱映照在屏风上的微弱灯光。

"蕲簟曙香冷"中的"蕲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香炉,"曙香冷"表达了早晨清冷中散发出的淡淡香气;"越瓶秋水澄"则是对室内装饰的描写,其中"越瓶"可能是一种放置在案几上的花瓶,而"秋水澄"则象征着水质清冽。

最后两句"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表达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只要内心平静,就不会有烦恼的事情;这样的生活,与隐居深山的和尚又有什么不同呢?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怀,是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晨起二首(其二)

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

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

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

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

兹楼今是望乡台,乡信全稀晓雁哀。

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华千里抱城来。

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

欲吊灵均能赋否,秋风还有木兰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晨装

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

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

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

谁家游侠子,沈醉卧兰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淮阴阻风寄呈楚州韦中丞

垂钓京江欲白头,江鱼堪钓却西游。

刘伶台下稻花晚,韩信庙前枫叶秋。

淮月未明先倚槛,海云初起更维舟。

河桥有酒无人醉,独上高城望庾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