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柳应芳的《送钱叔达游闽不遇还吴》表达了对友人钱叔达游历福建未果返回吴地的感慨。首句“太行闻失路”,以太行山的迷失道路象征友人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寄寓了对他的担忧。次句“此地亦沾裳”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因朋友的遭遇而感同身受,心中悲凉。
“世变穷交畏”写出了世事变迁中,贫困的朋友更加畏惧未来,流露出对友人境况的忧虑。接着,“年还久客伤”进一步强调了钱叔达长期在外漂泊的艰辛,以及诗人对他的同情和思乡之情。
“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描绘了福建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雾雨连绵和风霜严寒,暗示了友人在外生活的艰难。最后两句“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诗人想象钱叔达归隐苕溪,虽然贫穷,但故乡始终是他的心灵归宿,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生活的期待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融入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