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寄答西粤大中丞杨公”为题,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杨公的赞誉与敬意,通过对比杨公与历史人物如关西伯、江左杨修的才能,以及对其在治理边疆、平定蛮族叛乱方面的贡献的肯定,表达了对杨公的极高评价。
首句“三峡风云海外雄”,以壮丽的三峡景象象征杨公的非凡气魄和卓越能力,暗示其在边疆治理中的雄心壮志。接下来,“蛾眉天畔郁茏葱”则以自然景观的生机勃勃来比喻杨公在边疆地区的成功治理,使得边疆地区如同郁郁葱葱的山林一般充满活力。
“关西伯起称夫子,江左杨脩是国工”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杨公与古代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杨公的才能与成就。关西伯指的是周朝的贤相吕尚,而江左杨脩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这两人都以其卓越的智慧和策略著称。在这里,诗人将杨公比作这些历史上的智者,表明了对杨公才能的高度认可。
“幕府久开炎徼外,凯歌新唱日南中”描述了杨公在边疆地区长期稳定局势、取得胜利的情景。幕府象征着杨公的治军之策,炎徼外和日南中则指代边疆地区,表明杨公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在边疆地区的治理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文臣倘论征蛮策,麟閤还推第一功”表达了对杨公在制定平定蛮族叛乱策略方面的高度赞扬。文臣指的是文官群体,麟閤则是古代皇帝的朝堂,这里用以形容杨公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诗人认为,如果文臣们讨论平定蛮族叛乱的策略,杨公的功绩将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公才能、功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杨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治理和边疆安定的重视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