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尝经略容管王守作次山堂以思其人为赋此诗

华堂高敞为思元,善政相望数百年。

册府声名秀群玉,海邦岩洞有参天。

漫郎去久风流在,病客来临道里邅。

圣主中兴谁作颂,愿观老手笔如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元结尝经略容管王守作次山堂以思其人为赋此诗》。诗中赞美了元结的善政与高尚品德,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诗人在描述元结时,运用了“华堂高敞”、“善政相望数百年”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元结在政治舞台上的辉煌成就和深远影响。

接下来,“册府声名秀群玉,海邦岩洞有参天”,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元结的名声与才华,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甚至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人通过“海邦岩洞有参天”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元结的影响超越了地域界限,如同参天大树一般,枝繁叶茂,深入人心。

随后,“漫郎去久风流在,病客来临道里邅”两句,表达了对元结离世后,其精神与风范依然流传不息的感慨。这里“漫郎”是对元结的尊称,而“风流在”则暗示了元结的高尚人格与卓越才能仍然被人们铭记与怀念。同时,诗人也借“病客来临”之景,表达了自己对元结的追思之情,以及对元结精神的向往。

最后,“圣主中兴谁作颂,愿观老手笔如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元结功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元结这样的贤臣,为国家的复兴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愿望。这里的“圣主中兴”既是对历史上的明君治国的赞誉,也是对未来贤能之士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结的赞美与追忆,不仅展现了元结在政治领域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客有言长沙军变向伯恭能弹治规画甚伟适得伯恭书亦道其事作韵语以寄之

长沙舞袖仅可旋,今作巨镇湖湘边。

骄兵夜探赤白丸,乘间窃发将啸翾。

不知向子有老拳,缚束健卒秖数言。

翩如鸟雀擒鹰鹯,奸腰凶领污龙泉。

弹压一境敢复喧,稚耋鼓舞喜欲颠。

归哺其饴甘晏眠,众服壮略称无前。

我归自南得之传,颇欣祖生先着鞭。

何不付与大将权,旌旗缤纷指云燕。

一鼓士气如突烟,黠虏破胆心少悛。

洒扫海内清戈鋋,使我衰病安庐田。

形式: 古风

萧懋德秀才自临江遣人致书海上遇于归途赋诗寄之二首(其一)

三黜先生今得归,更携稚子访慈帏。

病牛卧垄心衰矣,脱兔投林天悯之。

万里往来环转蚁,一生谤誉舌扬箕。

著书欲赴当时约,须待江南事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萧懋德秀才自临江遣人致书海上遇于归途赋诗寄之二首(其二)

踰年海上久安居,多谢萧郎远寄书。

不向去来生一念,已将天地作吾庐。

中洲杳杳旌旗暗,暮景骎骎齿发疏。

准拟峡江成小隐,茅斋借我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罪谪海上中州亲故罕通问独虞君祖道相从湖海踰年北归同途次容南赋诗识别

饱经忧患莫如吾,暮景馀生寄一桴。

独子相从来瘴海,岂知还得共归途。

应观天下奇男子,解笑人间浅丈夫。

老去山林养衰疾,好音时与系飞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