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共到东园把酒卮,邀欢只畏酒行迟。
尚书有对何能顾,况是尚书无对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东园举行的宴饮盛会,诗人与友人们共聚一堂,共同享受着美酒佳肴。开篇“共到东园把酒卮”,便是对这一愉悦时刻的直接描写,“把酒卮”指的是斟酒、举杯,预示着宴会即将开始。
紧接着“邀欢只畏酒行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担忧。他们害怕美好的时光因为慢慢流逝的酒水而不能尽情享受,这里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和急迫感。
第三句“尚书有对何能顾”则转向了文学创作的层面,诗人在提到“尚书”,即古代的一部重要文献《尚书》,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无法回避、必须倾注心力去完成的责任感。
最后,“况是尚书无对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创作上的紧迫感和压力,意味着诗人面对的是一份没有明确期限的重任,须臾不可懈怠。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在宴会中的情怀,更透露出其对于文学创作的敬业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珍视之心。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雨脚衔山夕照和,簟间凉气晚来多。
濛濛未拟昏城树,飒飒先能闹沼荷。
踏溪分藕养新荷,钿盖斜临瑟瑟波。
自是天姿不污著,水深泥浊奈君何。
轻烟变渚色,寒浪啮堤痕。
鸟去枝犹动,沙颓水暂浑。
故乡寒食荼蘼发,百合香浓邸舍深。
漂泊江南春过尽,山橙彷佛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