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杨柳

青青柳,正藏鸦。借问风吹多少,霓裳一舞自堪夸。

旧杨家。可恨销魂桥畔路。送去征人无数。

却教闺梦变飞花。向天涯。

形式: 词牌: 柳含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以青青的柳树和栖息其上的乌鸦为背景。"青青柳,正藏鸦",简洁地勾勒出柳树的翠绿与乌鸦的点缀,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借问风吹多少,霓裳一舞自堪夸",诗人运用了比喻,将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比作女子轻盈的霓裳舞姿,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和动态之美。"旧杨家"可能暗指杨柳在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接下来的"可恨销魂桥畔路",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感慨,那条承载过无数征人离去的路,让人心生惆怅。"送去征人无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愁别绪。最后,"却教闺梦变飞花,向天涯",意味着那些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化作了漫天飞舞的落花,飘向遥远的天际,寓意着无尽的思念随着春风飘散,意境凄美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柳含烟·杨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寓言了离别与相思的主题,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尤侗作为明末清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融合了清新自然与人文情感,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一)愁

奈何许。欲说近来愁绪。愁到依然无一语。

罗衫几点雨。旧事子规催去。新恨鹧鸪留住。

梦逐东风无歇处。飘零随柳絮。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二)寒夜

人寂寂。一派暮愁天色。风剪轻寒落渐侧。

纸窗吹半黑。正对孤灯萧瑟。又听孤鸿嘹呖。

庭外黄花清露滴。泪痕依样湿。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三)代和韦庄

休相忆。红叶不传消息。燕锁雕梁路未识。

旧巢难再觅。风捲杨花无力。浪打萍花无迹。

永巷夜台同寂寂。土花凝血碧。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四)题龚静照鹃红稿

鹃红稿。静照恰同清照。最是销魂新句好。

回身将梦抱。叵耐氤氲颠倒。彩凤教随乌鸟。

晓镜画眉添懊恼。红颜祈速老。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