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二)

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

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

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飕飕。

其中半日坐,忘却百年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有一位名叫霞子的人,他的住所远离世俗的游玩。
谈论时事总是清清爽爽,即使在夏天也如同秋天般凉快。
幽深的山涧常常发出潺潺流水声,高高的松树上风声呼啸不停。
在那里坐上半天,能忘却一生的忧虑和烦恼。

注释

霞子:诗中人物的名字。
讳:避讳,不直接提及或称呼。
俗游:世俗的游玩,指繁华喧嚣的生活。
萧爽:清凉,爽朗。
如秋:像秋天一样。
幽涧:深而静的山涧。
沥沥:形容水声潺潺。
高松:高大的松树。
飕飕:形容风声。
半日:半天时间。
百年愁:一生的忧虑和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士在自然景物中寻找心灵宁静的场景。"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表明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则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个地方也能保持清凉,如同秋天一般,形象地展示了这个地方的独特气候条件。

"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飕飕"通过对流水和风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宁谧的氛围。水声和风声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但在这里,它们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意义,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其中半日坐,忘卻百年愁"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浸于静思之中,甚至能够让自己暂时摆脱世间的烦恼和忧虑,就连百年的忧愁都能一时间地抛诸脑后。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对心灵的治愈作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在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三)

妾在邯郸住,歌声亦抑扬。

赖我安居处,此曲旧来长。

既醉莫言归,留连日未央。

儿家寝宿处,绣被满银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四)

快搒三翼舟,善乘千里马。

莫能造我家,谓言最幽野。

岩岫深嶂中,云雷竟日下。

自非孔丘公,无能相救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六)

有鸟五色彣,栖桐食竹实。

徐动合礼仪,和鸣中音律。

昨来何以至,为吾暂时出。

傥闻弦歌声,作舞欣今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一)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