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一)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注释

杳杳:幽暗状。
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啾(jiū)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
一作“碛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的荒凉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怀。

“杳杳寒山道”与“落落冷涧滨”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这里的“杳杳”和“落落”,都是形容词,用以描绘出山中小路和溪边环境的幽深与寂静。

接着,“啾啾常有鸟”一句,通过对鸟鸣声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生命力在严寒中的微弱存在感。然而紧跟着的“寂寂更无人”,则突显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孤独。

“碛碛风吹面”和“纷纷雪积身”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冬日严寒的氛围。这里的“碛碛”形容了刺骨的北风,而“纷纷”则描绘出大雪纷飞的景象。

最后,“朝朝不见日”和“岁岁不知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长时间无法见到阳光,年复一年对春天的期待与失望交织在一起,深化了诗人的孤寂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二)

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

白更何所愁,愁见日逼迫。

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

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四)

两龟乘犊车,蓦出路头戏。

一蛊从傍来,苦死欲求寄。

不载爽人情,始载被沈累。

弹指不可论,行恩却遭刺。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六)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

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诗三百三首(其三十七)

富儿多鞅掌,触事难祇承。

仓米已赫赤,不贷人斗升。

转怀钩距意,买绢先拣绫。

若至临终日,吊客有苍蝇。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