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渡二首(其一)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

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我在短亭上徘徊许久,看着渡船来回摆渡。
江边的乡村适宜傍晚放晴,老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注释

步上:走上,步行至。
短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子。
看回:看着渡船来回的样子。
官渡:指官方设立的渡口。
江乡:江边的乡村。
宜:适宜,适合。
晚霁:傍晚时分雨后放晴的景象。
楚老:楚地的老人,这里代指当地的居民。
语丰年: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这里,“步上短亭”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他在高处远望,时间似乎因此变得漫长。短亭作为古代文人吟诵之地,此处则更添了一份静谧与沉思。接着的“看回官渡船”,则是诗人从短亭上眺望到江面上的官渡船,这不仅是视觉上的发现,更蕴含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旅途生活的感慨。

“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这两句则充满了哲理。首先,“江乡宜晚霁”中的“晚霁”,指的是傍晚时分天气转晴,太阳透过云层洒落在大地上的景象,这样的时光最适合于静坐沉思,感受自然之美。接着的“楚老语丰年”,这里的“楚老”可能是对历史上某位智者或隐者的称呼,“语丰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年华的珍视和感慨。这句话在此处使用,不仅强调了时间的宝贵,更指向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激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松滋渡二首(其二)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武陵路

橘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

女郎指点行人笑,知向花间路已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河上二首(其一)

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

沙痕傍墟落,风色入牛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河上二首(其二)

新霁田园处,夕阳禾黍明。

沙村平见水,深巷有鸥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