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罗公碑阴

人家落落堕荒丘,碑带苔痕独字留。

博陆脊梁扶日月,中郎名笔法春秋。

一抔谁下寻坟马,片石今供砺角牛。

惟有斜阳闲照管,肯随鸦影上螭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座座房屋孤独地倒落在荒丘之上,只有碑文带着青苔的痕迹,留下孤零零的文字。
博陆如同脊梁般支撑着天地,中郎的笔墨如同历史法则,流传千古。
谁会来寻找那片曾经喂马的土冢,如今的石头被用来磨砺牛角。
只有夕阳悠闲地照耀着这一切,它并不愿跟随乌鸦的影子爬上龙首雕塑。

注释

人家:房屋。
落落:孤独。
堕:倒落。
荒丘:荒废的山丘。
碑带苔痕:碑文上有青苔痕迹。
独字留:孤零零的文字。
博陆:比喻人物坚韧或重要的地位。
脊梁:比喻支撑的力量。
扶日月:支撑天地。
中郎: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
名笔:著名的笔法。
法春秋:遵循历史法则。
一抔:一小捧。
坟马:喂养马匹的土冢。
砺角牛:磨砺牛角的石头。
斜阳:夕阳。
闲照管:悠闲地照耀。
肯:愿意。
鸦影:乌鸦的影子。
螭头:龙首雕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碑文的生动图景,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精妙勾勒,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情怀和艺术造诣。

"人家落落堕荒丘"一句,以"落落"二字形容人家的孤零零立于荒凉之地,给人以深远的历史感。"碑带苔痕独字留"则表明古碑上生长着苔痕,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岁月的印记。

接下来的"博陆脊梁扶日月,中郎名笔法春秋"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博陆脊梁"形象地比喻古碑如同大地之脊梁,而"扶日月"则让人联想到古人对天体运行的崇拜和敬畏。"中郎名笔法春秋"强调了历史记载者的重要性,"春秋"二字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转,更隐喻着历史的沉浮。

"一抔谁下寻坟马,片石今供砺角牛"两句,通过对古人墓地和牲畜遗迹的描绘,再次唤起了对于过去文明的思考。"一抔"二字暗示着寻找历史遗迹的不易,而"片石"则是对过往记忆的微小保留。

最后,"惟有斜阳闲照管,肯随鸦影上螭头"两句,以斜阳和鸟影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自然的深切感悟。"惟有"二字强调了在时间流逝中所剩下的仅有,而"肯随"则显示出一种顺应自然、超脱尘世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物的敬重,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象,唤起人们对于过往的回忆与反思。

收录诗词(28)

艾可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宵

偶然散策无寻访,何限伤心强笑歌。

世味正如春酒淡,市灯不及月华多。

人生只合且如此,国势遂成无奈何。

年少尚装胡旋舞,不知舞破几山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汉阳城

汉阳城上望,天色欲苍黄。

云去仍清野,人稀半战场。

江分青草断,山接白云长。

一掬中原泪,凄凉对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徐君载见寄

不必相逢啸语春,本然心迹自相亲。

青山我已卧三载,白社君今与一人。

乱后事非京国旧,雨馀秋共客愁新。

躬耕谷口云应满,何处堪寻郑子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臞山顺处斋

丧乱踰三载,孤高配九秋。

日方行北陆,江不改东流。

诗入中年老,官逢世变休。

仲将头雪白,摇落更多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