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庆云桥(其一)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瀰漫奈雨何。

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草丛中的水面已经所剩不多,乡村小路因雨水而变得泥泞不堪。
水下的桥上有月光,如今即使是平坦的地方也害怕风和波涛。

注释

草梢:草丛的顶部。
出水:超出水面。
无多:所剩不多。
村路:乡村小路。
奈雨何:对雨水无可奈何。
水底:水下。
有桥:有一座桥。
桥有月:桥上照着月光。
只今:现在。
平地:平坦的地方。
怕风波:害怕风浪。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景象,诗人辛弃疾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雨后乡村小路和江边草丛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虑的氛围。

"草梢出水已无多",写出了雨后草地上的积水,青草刚刚露出水面,暗示了雨势虽大但已渐退,透露出一丝生机。"村路弥漫奈雨何",则描绘了雨水打湿了道路,路面变得泥泞不堪,行走变得困难,流露出诗人对出行的无奈。

接下来两句"水底有桥桥有月",画面转为宁静,想象水底的桥梁倒映着明亮的月光,宛如仙境,与现实中的风雨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然而,最后一句"只今平地怕风波"又回到现实,即使眼前是平地,诗人也因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对未来的平静生活心存戒备,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深沉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雨后的乡村景色,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辛弃疾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即事(其二)

百忧常与事俱来,莫把胸中荆棘栽。

但只熙熙闲过日,人间无处不春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即事(其一)

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

高下参差无次序,要令不似俗亭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任师见寄之韵(其二)

昨梦春风花满枝,是花到眼是新诗。

如今梦断春无迹,不记题诗付与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