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斧仙长夏偶成六律(其一)

退然风致不胜衣,旧住梁溪徙洛溪。

邀月雅宜怜水近,度云偏自爱墙低。

抽毫作宇无须镜,着屐游山不杖藜。

欲访高人生性懒,诗筒聊寄小园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首句“退然风致不胜衣”以“退然”二字开篇,点出人物的淡泊与从容,衣衫似乎都承载不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旧住梁溪徙洛溪”则通过地点的变换,暗示了人物生活的漂泊不定,但这种漂泊并非为了追求功名,而是内心追求的一种自由与宁静。

接下来,“邀月雅宜怜水近,度云偏自爱墙低”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这位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他邀请明月为伴,欣赏近水的清幽,甚至在云中漫步时,也偏爱低矮的墙壁,这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品味。

“抽毫作宇无须镜,着屐游山不杖藜”则展示了隐士的才华与自在。他无需借助镜子就能写出精妙的文字,足踏木屐便能轻松登山,不需拐杖,这不仅是对技艺高超的赞美,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欲访高人生性懒,诗筒聊寄小园西”表达了诗人对高人隐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我安慰的心态。想要拜访这样的人,却发现他们生性懒散,难以寻觅,于是只能将诗筒寄予小园之西,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艺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

盛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贾斧仙长夏偶成六律(其二)

问字曾经二十年,雕虫小技沐矜怜。

翁今无意呈三策,我亦旋思息万缘。

月缺月圆心自在,花开花落梦相牵。

看他求利争名客,千顷波中一叶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贾斧仙长夏偶成六律(其三)

瘦岛何曾欲市名,新诗自写趁新晴。

推敲句已传遐迩,政事疏原识重轻。

万卷盈仓寻至味,百钱挂杖笑奇赢。

花窗高卧风初定,午梦惊回落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感怀

卦爻中断卦名离,世事无端绕梦思。

颠倒身家甘作客,疏慵情性苦为师。

清秋病染花开日,寒夜愁添酒醒时。

百计寻来消遣法,漫拈枯管强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堤口夕阳

平堤十里草凄凄,一抹斜红日已西。

孤鹜去边秋水阔,断霞明处暮山低。

僧归古寺钟初动,樵散疏林鸟欲栖。

自是望中风景好,令人驻马漫留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