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口夕阳

平堤十里草凄凄,一抹斜红日已西。

孤鹜去边秋水阔,断霞明处暮山低。

僧归古寺钟初动,樵散疏林鸟欲栖。

自是望中风景好,令人驻马漫留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傍晚景象。首句“平堤十里草凄凄”以平直的堤岸和远处的草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一抹斜红日已西”将画面焦点转向即将落下的夕阳,一抹红色在天边缓缓消逝,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孤鹜去边秋水阔”描绘了远处一只孤雁飞向广阔的秋水,象征着孤独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断霞明处暮山低”则通过残霞映照下的低矮山峦,进一步强化了黄昏时分的静谧与沉寂。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人物活动:“僧归古寺钟初动,樵散疏林鸟欲栖”,僧人归寺,钟声初响,樵夫散去,林间鸟儿即将栖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傍晚时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自是望中风景好,令人驻马漫留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即使只是短暂的停留,也愿意留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黄昏时刻特有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收录诗词(42)

盛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蓉湖泛舟

舟出横塘载画图,望中风物壮全吴。

沙头鸥鸟时来去,天际云山半有无。

十里荷香黏客袖,一奁秋色展晴湖。

萧萧两鬓天风爽,醉到希夷浊酒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鸦河春涨

天落长河燕尾分,一篙新涨浩无垠。

孤蒲叶矩平涵绿,杨柳风微细蹙鳞。

棹倚沧州迷蜃窟,鸥眠红雨落花津。

应知巴蜀消残雪,万里流来一样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华藏寺

云树参差绕翠层,登高慨古意难胜。

王侯第宅谁为主,烟雨湖山尽属僧。

石马欲嘶陵下草,洞龙常护塔前灯。

何时借榻清尘耳,万壑松风洗郁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雁字

排阵纵横趁朔风,南来一路总书空。

象形每见人文焕,会意原知岛箓工。

淡没芦花疑曳白,斜临枫叶欲题红。

数行若过留名塔,更羡凌云笔势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