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其一)

刘郎才力耐百战,苍鹰下韝秋未晚。

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苋。

试寻北产汗血驹,莫杀南飞寄书雁。

人生有禄亲白头,可能一日无甘馔。

形式: 古风

翻译

刘郎的才华能承受百战的磨砺,如同秋天的苍鹰展翅翱翔
他手持武器千里跋涉以防备外敌,十年苦读已对粗茶淡饭感到厌倦
试图寻找北方产的名马汗血驹,不要射杀南飞传递书信的大雁
人生在世,有俸禄奉养父母直到他们白发苍苍,但谁能保证每天都有美食享用

注释

刘郎:指刘禹锡,唐代诗人。
耐百战:能经受多次战斗。
韝:古代射箭用的皮带。
秋未晚:秋季尚未结束。
荷戈:扛着武器。
犬羊:比喻敌人。
藜苋:野菜,形容生活简朴。
北产汗血驹:指产自北方的名贵马匹。
南飞寄书雁:大雁常被用来传递书信。
禄:俸禄。
亲白头:父母年老。
甘馔:美味的食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友人刘季展出征雁门所作,以表达对他的勉励和关切之情。首句“刘郎才力耐百战”,赞美刘季展的才能和勇气,暗示他有承受多次战斗考验的能力。接下来“苍鹰下韝秋未晚”运用苍鹰比喻,寓意刘季展在合适的时机展翅高飞,犹如秋天的雄鹰准备出击。

“千里荷戈防犬羊”描绘了刘季展肩负重任,千里迢迢手持武器守护边疆,抵御外敌的场景。“十年读书厌藜苋”则表达了他对艰苦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十年寒窗苦读,也不怕简陋的生活条件。

“试寻北产汗血驹,莫杀南飞寄书雁”两句,诗人建议寻找良马以助,同时提醒不要随意杀害传递书信的大雁,寓意通信畅通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人生有禄亲白头,可能一日无甘馔”,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希望刘季展能在功成名就后不忘家中年迈的亲人,哪怕再忙也不能忽视家人的温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激励,又有对家庭亲情的关怀,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人文关怀和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送刘道纯

五松山下古铜官,邑居褊小水府宽。

民安蒲鱼少嚚讼,簿领未减一丘槃。

胸中峥嵘书万卷,簸弄日月江湖间。

稠人广众自神王,按剑之眼白相看。

老身风波谙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

麒麟图画偶然耳,半枕百年梦邯郸。

平生樽俎宫亭上,涉世忘味皆朱颜。

此时阿翁尚无恙,追琢秀句酬江山。

堂堂今为蜕蝉去,五老偃蹇无往还。

大梁城中笏拄颊,颔髭今成雪点斑。

青云何必出公右,亨衢在天无由攀。

椎鼓转船如病已,梦想楼台落星湾。

子政诸儿喜文史,阿秤亦闻有笔端。

丹徒布衣未可量,诗书且对藜藿盘。

穴中生涯识阴雨,木末牖户知风寒。

我今四壁恋微禄,知公未能长挂冠。

形式: 古风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槃。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邺王台边春一空,但有雪飞杨柳风。

我从南阳解归橐,重帘复幕坐学宫。

酒材苦责公酿薄,欲经醉乡无路通。

奈何当此意绪恶,僚友决去如飞鸿。

朱侯官居邺城下,不脱辔衔秣征马。

绿槐阴阴门对街,唯我知君少闲暇。

新从天上拜书回,去效割鸡宋之野。

宋城万家有和气,明府岂弟心倾写。

愧君乞言极忠厚,安得琼瑶赠盈把。

古来为县有盛名,不过垦田归桑柘。

欲苏浊水赪尾鱼,舞文吏胥无假借。

朝廷本意在治安,外论不然可惊唶。

岂如规摹跨三代,首听官师困鳏寡。

簿书期会可半功,区别枉直教刑中。

杜光作刑至载割,及民无辜受笞骂。

权衡此心坐堂奥,草木遂生虫蚁化。

朱侯明日君定行,行李触热时已夏。

我官雀鼠盗太仓,欲去犹须毕婚嫁。

几时可上君政成,即买扁舟极东下。

形式: 古风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宜春别驾乡丈人,来假庐陵二千石。

虚舟无事鸥与游,良贾深藏客争席。

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

诸公驭吏如束湿,公使人人得尽情。

人情居官若邮传,假守摄丞尤自便。

忧念公家眉不开,谁能勤民废寝膳。

赠行欲借笔如椽,公不肯留鼓催船。

归到宜春问春事,斑斑笋竿蕨破拳。

廖侯为邦用诗礼,府中无事多燕喜。

看公谈笑面生春,更为乡园蓺桃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