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槃。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我前往太和山,期待已久,吕君新任太和官。
城邑之中也有文人墨客的雅趣,可惜不能与你一同在山涧畅游。
夜晚,千尺高的山峰传来泉水声,快阁虽在六月却感受到江风的凉意。
想要寻找那美好的景致,却不知何处寻,只能拂去壁上的尘埃,找寻我曾题写的诗篇。

注释

期:期待。
太和官:指太和山的官员。
文字乐:文人墨客的雅趣。
涧谷槃:山涧中的逍遥生活。
快阁:古代建筑,通常有美景可赏。
江风寒:形容江风吹来的凉意。
佳境:美丽的景色或境地。
题诗:在墙壁上题写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好友吕知常即将赴任太和丞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吕君新官任所的向往和对当地文化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与友人共享文墨之乐的怀念以及对未知佳境的期待。

首句“我去太和欲期矣”表达了诗人对吕君赴任的羡慕和对太和之地的向往,暗含着对友情的期待。次句“吕君初得太和官”则直接点明吕君的新职务,透露出喜悦之情。

“邑中亦有文字乐”赞美了太和县的文化氛围,暗示吕君将能在那里继续他们的文学交流。然而,“惜不同君涧谷槃”又表达了遗憾,因为诗人不能一同分享那里的乐趣。

接下来两句“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通过描绘太和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吕君将要面对的清新环境,同时也寓含着对吕君在新环境中能保持心境清凉的祝愿。

最后两句“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诗人想象吕君在寻找自己的题诗时,流露出对过去共同游历的美好回忆,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邺王台边春一空,但有雪飞杨柳风。

我从南阳解归橐,重帘复幕坐学宫。

酒材苦责公酿薄,欲经醉乡无路通。

奈何当此意绪恶,僚友决去如飞鸿。

朱侯官居邺城下,不脱辔衔秣征马。

绿槐阴阴门对街,唯我知君少闲暇。

新从天上拜书回,去效割鸡宋之野。

宋城万家有和气,明府岂弟心倾写。

愧君乞言极忠厚,安得琼瑶赠盈把。

古来为县有盛名,不过垦田归桑柘。

欲苏浊水赪尾鱼,舞文吏胥无假借。

朝廷本意在治安,外论不然可惊唶。

岂如规摹跨三代,首听官师困鳏寡。

簿书期会可半功,区别枉直教刑中。

杜光作刑至载割,及民无辜受笞骂。

权衡此心坐堂奥,草木遂生虫蚁化。

朱侯明日君定行,行李触热时已夏。

我官雀鼠盗太仓,欲去犹须毕婚嫁。

几时可上君政成,即买扁舟极东下。

形式: 古风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宜春别驾乡丈人,来假庐陵二千石。

虚舟无事鸥与游,良贾深藏客争席。

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

诸公驭吏如束湿,公使人人得尽情。

人情居官若邮传,假守摄丞尤自便。

忧念公家眉不开,谁能勤民废寝膳。

赠行欲借笔如椽,公不肯留鼓催船。

归到宜春问春事,斑斑笋竿蕨破拳。

廖侯为邦用诗礼,府中无事多燕喜。

看公谈笑面生春,更为乡园蓺桃李。

形式: 古风

送伯氏入都

贫贱难安处,别离更增悲。

经营动北征,慈母待春衣。

短箠驱瘦马,青草牧中嘶。

送行不知远,可忍独归时。

太华物华春,街柳啭黄鹂。

九衢生紫烟,到家使人迷。

知音者谁子,倦客无光辉。

王侯不可谒,秣马兴言归。

岂无他人游,不如我埙篪。

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馀师。

形式: 古风

送何君庸上赣石

腊梅开尽欲凋年,痛饮千江壁底眠。

江寒山瘦思亲友,归守平生二顷田。

西昌万户深篁竹,楚国无人知白玉。

欲附弦歌慰寂寥,弦断枯桐谁识曲。

樽前顾曲客姓周,学问东山继先流。

梅花恼人已落尽,真成何逊醉扬州。

我今颔底髭半白,背世□□学春秋。

此书百年锁蛛网,亦谓岁晚逢何休。

荀侯画谋取垂棘,之奇贪贤无处适。

大庾岭头烟雨中,万峰插天如剑直。

苦怀行李冰绕须,野店酒旗可试沽。

只今人才不易得,傥逢涤器试相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