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繁琐事务后,选择隐退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中“晦翁封事亦草草,筮得遁爻始焚稿”两句,通过“晦翁”这一形象,暗示了主人公在处理事务时的忙碌与草率,而“筮得遁爻始焚稿”则表达了他最终选择了退隐,摆脱尘世的束缚,焚毁了那些繁琐的文件或事务记录,象征着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接下来的“何如高卧武彝峰,九曲棹歌泛玄岛”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在山林中的生活情景。他选择在武彝峰上高枕无忧地休息,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九曲棹歌泛玄岛”描绘了一幅乘舟于江河之上,随波逐流,悠然自得的画面,暗喻了主人公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过上了远离尘嚣、自在逍遥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繁忙的世俗生活中抽身而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