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丈人七十弃簪裾,十载高踪海上庐。
谢客风流诗卷里,镜湖烟水钓竿馀。
中朝谏草焚应尽,南国甘棠爱不疏。
莫谓石床眠已稳,直愁门外候安车。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毅然辞官归隐,于海上之庐过起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诗人以谢灵运的风流才情与镜湖烟水的宁静画面,烘托出这位老者高洁脱俗的隐逸形象。在朝堂谏议的岁月里,其言辞或许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但对百姓的深厚情感却如同甘棠般深入人心,不曾淡忘。即便晚年享受着石床之上的宁静,诗人也忧虑着可能随时到来的朝廷召唤,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责任感与忠诚之心。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老者既超然物外又心系天下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与敬仰。
不详
依依山郭枕江流,藉藉专城颂细侯。
高士独过频下榻,自公多暇一登楼。
深恩久结黄人爱,苦节真分汉主忧。
跃马忽看朝帝去,攀辕何计望君留。
独舸高秋动旅寒,晚怜旌节驻江干。
城迎月浪层层白,岸匝霜枫袅袅丹。
夜玉光留居士里,沙鸥眠傍使君滩。
不缘病卧妨尊酒,秉烛常陪挹渚兰。
一亩居连郢客乡,三年愁隔汉川长。
青山各有幽栖志,白雪遥传寡和章。
自傍云霞开药圃,不将尘土洒荷裳。
洞庭雪后烟波阔,花底乘舟到草堂。
病起江湖复早春,黑头何愧此閒身。
行歌白石嗟齐相,笑咏沧浪忆楚臣。
拄杖云中穿薜荔,鸣琴烟里坐松筠。
溪边不必秋风起,自有鲂鱼色胜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