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送别友人詹丞和陈丞为背景,通过描绘陈夫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关切。"君见陈夫子,悬知问我能",诗人假设对方见到陈丞,会询问自己的近况,流露出对陈丞的了解和信任。
"江鸥惯眠草,野雁怯逢矰",运用了江鸥和野雁的意象,暗示陈丞的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谨慎态度,暗示他可能像江鸥一样喜欢自然,对世俗的追捕有所警惕。
"矫首困疾首,折肱怀曲肱",通过比喻,表达了对陈丞身体状况的关心,希望他能保重身体,同时也暗含对友人遭遇困境的同情,"矫首"象征昂首面对,"困疾首"则指困于疾病,"折肱"和"曲肱"都是形容身体不适。
最后两句"携家能有弟,托死岂无朋",赞美陈丞有兄弟亲情的支持,以及在困难中仍有人可以依靠的朋友,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在逆境中的安慰。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关怀与祝愿的送别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