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众乐亭

陵阳游观吾所好,恨不即过众乐亭。

尝闻彷佛入梦寐,吟笔自欲图丹青。

千峰秀出百里外,忽于其上峥檐楹。

朝云嘘岩日暖暖,夜水落涧风泠泠。

春花窈窕鸟争舞,夏木荫郁猿哀鸣。

潦收叶落天地爽,海月影到山川明。

篮舆晨出谁与适,坐与万物观虚盈。

令思民事不忍后,田间笑语催蚕耕。

吏休归舍狱讼少,墟落饮酒欲秋成。

唯愁一日夺令去,出来老稚交逢迎。

彼民安知方禄仕,徒喜使我宽逋征。

令知道义士林服,遗爱岂用吾诗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寄题众乐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以及他希望能即刻前往众乐亭游览的愿望。

"陵阳游观吾所好,恨不即过众乐亭。"

这里展现了诗人的旅游欲望和对众乐亭的渴望之情,表明这是一处美丽的地方,引起了诗人强烈的向往。

"尝闻彷佛入梦寐,吟笔自欲图丹青。"

诗人提到自己曾听说过彷佛的故事,他希望能像彷佛一样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用自己的笔墨描绘出理想中的丹青世界。

"千峰秀出百里外,忽于其上峥檐楹。"

这两句描写了山峰的壮丽景象,远处的山峰如同刀剪一般挺拔,而近处则是错落有致的屋脊和梁柱,展示了一种自然与人造景观相结合的美。

"朝云嘘岩日暖暖,夜水落涧风泠泠。"

诗中通过对比白天温暖的云雾和夜晚清凉的溪流声,表现了时间变化带来的自然景象的不同面貌。

"春花窈窕鸟争舞,夏木荫郁猿哀鸣。"

这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天花开时鸟儿竞相翩翩起舞,以及夏日树荫浓密中猿猴的啼叫声,生动地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美景。

"潦收叶落天地爽,海月影到山川明。"

秋风扫落叶子的清新气息和夜晚明亮的海月映照在山川之中,都让人感到一种清朗明净的美感。

"篮舆晨出谁与适,坐与万物观虚盈。"

诗人提到自己早晨乘着竹制的小车外出游览,没有特定的目的地,只是和自然万物共享这份空灵而满足的心境。

"令思民事不忍后,田间笑语催蚕耕。"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他不忍心看到人民还在辛勤劳作,希望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

"吏休归舍狱讼少,墟落饮酒欲秋成。"

官员们应该享受安逸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诉讼和烦恼,同时诗人也期待着能在秋天来临时,悠然自得地品味生命中的美好。

"唯愁一日夺令去,出来老稚交逢迎。"

诗人感慨于时间流逝,希望能够珍惜每一天的光阴,让自己不论年老或年幼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重。

"彼民安知方禄仕,徒喜使我宽逋征。"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安定的祝愿,以及希望减轻赋税的愿望。

"令知道义士林服,遗爱岂用吾诗评。"

最后,诗人期盼那些品行高洁的人能够穿上他所赠送的衣服,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意,而不仅仅是通过诗歌来评价和传颂他们的美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文学家的多面性和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题睡轩

刘侯少慷慨,天马脱絷羁。

一官不得意,州县老委蛇。

新居当中条,墙屋稍补治。

疏轩以睡名,从我远求诗。

朝廷法令具,百吏但循持。

又况佐小邑,有才安所施。

赋租如簿领,狱讼了鞭笞。

翛然即高枕,于此乐可知。

王官有空谷,隐者常栖迟。

拂榻梦其人,亦足慰所思。

嗟予久留连,窃食坐无为。

浩歌临西风,更欲往从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赠胡先生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广博天所开。

文章事业望孔孟,不复睥睨蔡与崔。

十年留滞东南州,饱足藜藿安蒿莱。

独鸣道德惊此民,民之闻者源源来。

高冠大带满门下,奋如百蛰乘春雷。

恶人沮服善者起,昔时蹻蹠今骞回。

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

吾愿圣帝营太平,补葺廊庙枝倾颓。

披旒发纩广耳目,照彻山谷多遗材。

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构架桷与榱。

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形式: 古风

得曾子固书因寄

始吾居扬日,重问每见及。

云将自亲侧,万里同讲习。

子行何舒舒,吾望已汲汲。

穷年梦东南,颜色不可挹。

仁贤岂欺我,正恐事维絷。

严亲抱忧衰,生理赖以给。

不然航江外,天寒北风急。

无乃山路恶,仆弱马行涩。

孤怀未肯开,岁物忽如蛰。

朅来高邮住,巷屋颇卑湿。

蓬蒿稍芟除,茅竹随补葺。

苟云禦风气,尚恐忧雨汁。

故人莫在眼,屡独开巾笈。

忠信盖未见,吾敢诬兹邑。

出关谁与语,念子百忧集。

眺听聊自放,日暮城头立。

徐归坐当户,使者操书入。

时开识子意,如渴得美湆。

骊驹日就道,玉手行可执。

旧学待镌磨,新文得删拾。

重登城头望,喜气满原隰。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悼四明杜醇

杜生四五十,孝友称乡里。

隐约不外求,耕桑有妻子。

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

天涯一杯饭,夙昔相逢喜。

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都城问越客,安否常在耳。

日月未渠央,如何弃予死。

古风久凋零,好学少为己。

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