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睡轩

刘侯少慷慨,天马脱絷羁。

一官不得意,州县老委蛇。

新居当中条,墙屋稍补治。

疏轩以睡名,从我远求诗。

朝廷法令具,百吏但循持。

又况佐小邑,有才安所施。

赋租如簿领,狱讼了鞭笞。

翛然即高枕,于此乐可知。

王官有空谷,隐者常栖迟。

拂榻梦其人,亦足慰所思。

嗟予久留连,窃食坐无为。

浩歌临西风,更欲往从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刘侯年轻时气概非凡,如同天马挣脱束缚。
官场失意,他在州县间疲于应付。
新居位于城中要道,房屋修补整治中。
他的书房取名'睡轩',期待我远来作诗。
朝廷法规完备,官员们遵循执行。
在小城任职,才华难以施展。
收取赋税如同账簿,处理诉讼仅凭杖责。
他悠然自得,这种乐趣不言而喻。
王官之位空缺,隐士常在此停留。
擦拭榻席梦见那人,足以慰藉思念。
我长久滞留,无所作为只能偷生。
面对秋风,我放声歌唱,更想追随他去。

注释

刘侯:对友人的尊称。
慷慨:气概豪迈。
天马:象征自由或志向。
絷羁:束缚、拘束。
一官:官职。
委蛇:应付敷衍。
新居:新建的住所。
当中条:位于城市中心。
疏轩:简朴的书房。
睡名:以睡眠为名。
朝廷:中央政府。
法令具:法规完备。
百吏:众多官员。
循持:遵循执行。
佐小邑:辅佐小城。
才安所施:才能得以施展。
赋租:赋税。
簿领:账簿。
狱讼:诉讼。
鞭笞:杖责。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高枕:无忧无虑。
王官:高级官职。
空谷:空缺无人。
隐者:隐居的人。
栖迟:停留。
拂榻:擦拭榻席。
梦其人:梦见某人。
窃食:苟且度日。
无为:无所作为。
浩歌:大声歌唱。
西风:秋风。
更欲:更加想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标题为《寄题睡轩》。通过对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生活状态。

“刘侯少慷慨,天马脱絷羁。”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景,其中“刘侯”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某位君主,“天马”则象征着自由奔驰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这种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放纵生活态度的向往。

“一官不得意,州县老委蛇。”这里的“一官”指的是作者本人的官职,“不得意”说明他对目前的官场生涯并不满意。将自己的处境比作“州县老委蛇”,委蛇即委曲蛇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困顿和无奈。

“新居当中条,墙屋稍补治。”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适应与调整。尽管官场不得意,但生活还得继续,“新居”、“墙屋”等字眼展示了一种简单而平静的居住环境,反映出诗人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

“疏轩以睡名,从我远求诗。”这里的“疏轩”即是“睡轩”,“从我远求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追求,通过写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朝廷法令具,百吏但循持。”这两句反映出当时官僚体系中法律条文的完备以及官员们机械执行这些规定的情状。诗人可能对这种形式主义的官场文化有所批评。

“又况佐小邑,有才安所施。”这里“佐小邑”意指在偏远的小城镇担任辅助官职,“有才安所施”则表达了即便是在这样一个位置,若是有才能的人也能找到发挥的空间。

“赋租如簿领,狱讼了鞭笞。”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繁重的税收和司法压力下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

“翛然即高枕,于此乐可知。”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选择了超然物外的心态,“翛然即高枕”表明他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而这种“乐”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接受与超越之上。

“王官有空谷,隐者常栖迟。”这里诗人提到“王官”,可能指的是某种高贵或权力象征的存在,而“空谷”则是一种自然的隐逸空间。诗中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拂榻梦其人,亦足慰所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安慰。通过睡梦来与那些美好的记忆相会,内心得到了慰藉。

“嗟予久留连,窃食坐无为。”这里的“嗟”字表达了一种感叹和哀怨,诗人对于自己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感到不满,而“窃食坐无为”则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奈接受。

“浩歌临西风,更欲往从之。”最后两句,诗人以浩大的歌声向着西风发出了自己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更欲往从之”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不顾一切想要逃离现状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官场生涯、文学创作、社会问题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自由与超脱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赠胡先生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广博天所开。

文章事业望孔孟,不复睥睨蔡与崔。

十年留滞东南州,饱足藜藿安蒿莱。

独鸣道德惊此民,民之闻者源源来。

高冠大带满门下,奋如百蛰乘春雷。

恶人沮服善者起,昔时蹻蹠今骞回。

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

吾愿圣帝营太平,补葺廊庙枝倾颓。

披旒发纩广耳目,照彻山谷多遗材。

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构架桷与榱。

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形式: 古风

得曾子固书因寄

始吾居扬日,重问每见及。

云将自亲侧,万里同讲习。

子行何舒舒,吾望已汲汲。

穷年梦东南,颜色不可挹。

仁贤岂欺我,正恐事维絷。

严亲抱忧衰,生理赖以给。

不然航江外,天寒北风急。

无乃山路恶,仆弱马行涩。

孤怀未肯开,岁物忽如蛰。

朅来高邮住,巷屋颇卑湿。

蓬蒿稍芟除,茅竹随补葺。

苟云禦风气,尚恐忧雨汁。

故人莫在眼,屡独开巾笈。

忠信盖未见,吾敢诬兹邑。

出关谁与语,念子百忧集。

眺听聊自放,日暮城头立。

徐归坐当户,使者操书入。

时开识子意,如渴得美湆。

骊驹日就道,玉手行可执。

旧学待镌磨,新文得删拾。

重登城头望,喜气满原隰。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悼四明杜醇

杜生四五十,孝友称乡里。

隐约不外求,耕桑有妻子。

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岁时沽酒归,亦不乏甘旨。

天涯一杯饭,夙昔相逢喜。

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都城问越客,安否常在耳。

日月未渠央,如何弃予死。

古风久凋零,好学少为己。

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惜日

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

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

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

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

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

不能使此邦,利泽施诸侯。

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

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

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

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

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

唯士欲自达,穷通非外求。

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

行虽耻强勉,闭户非良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