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二咏(其二)黄雀

秋风下,黄雀飞。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缴举辄违,乘时席势不可挥。

一朝风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时非,农夫举网惊合围。

悬颈系足肤无衣,百个同缶仍相依,头颅万里行不归。

北方居人厌羔豨,咀噍聊发一笑欷。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田野的景象和黄雀的命运变迁。"秋风下,黄雀飞",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秋风中黄雀翱翔的画面。随着稻谷成熟,"禾田熟,黄雀肥",黄雀因食物丰富而丰满。然而,"群飞蔽空日色薄",它们的众多引来捕猎者的觊觎,"百顷禾为稀",暗示丰收也可能带来危险。

"翾翻巧捷多且微",形容黄雀飞翔轻盈敏捷,但"精丸妙缴举辄违",暗示它们难以逃脱猎人的精准射击。接着,诗人通过"一朝风雨寒霏霏",预示了黄雀命运的转折,风雨使它们因肉多体沉而难以飞翔,"肉多翅重天时非",暴露在农夫的围捕之下。

"农夫举网惊合围",生动描绘了黄雀被捕的场景,"悬颈系足肤无衣",形象地刻画了它们被束缚的凄惨。"百个同缶仍相依",表达出被捕黄雀间的互助与无奈,"头颅万里行不归",悲叹它们无法逃脱千里之外的命运。最后,"北方居人厌羔豨,咀噍聊发一笑欷",以北方居民对猎杀行为的冷漠和自己的感慨收尾,反映出诗人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过韩许州石淙庄

飞泉来无穷,发自嵩岭背。

奔驰两山间,偶与乱石会。

倾流势摧毁,泥土久崩溃。

坚姿未消释,巀嶭俨相对。

居然受喷泼,雷转诸壑内。

初喧堕深谷,稍放脱重隘。

跳沫溅霏微,馀澜汹澎湃。

宸游昔事远,绝壁遗刻在。

人迹久寂寥,物理系兴废。

相君厌纷华,筑室俯湍濑。

濯缨离尘垢,洗耳听天籁。

将追赤松游,自置青云外。

道人亦何者,预此事归计。

犹恐山未深,更种万株桧。

形式: 古风

蔡州任氏阅世堂

朱君长桐乡,死食桐乡社。

吏民安君德,君亦爱其下。

遗言于斯葬,存没勿相舍。

自知得民深,千岁谁似者。

任君治新息,宽惠洽鳏寡。

强梁顺教诏,桴鼓不鸣野。

三年去复还,园木裁拱把。

居人敬闾巷,禽鸟依屋瓦。

苍然百尺桧,直干任大厦。

相要勿剪伐,令尹昔所舍。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酿重阳酒

风前隔年曲,瓮里重阳酒。

适从台无馈,饮啜不濡口。

秋尝日已迫,收拾烦主妇。

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将秀。

金微火犹壮,未可多覆篰。

唧唧候鸣声,涓涓报初溜。

轻巾漉糟脚,寒泉养罂缶。

谁来共嘉节,但约邻人父。

生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

他年或丰馀,此味恐无有。

形式: 古风

酿重阳酒

家人欲酿重阳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