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病中》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身处病痛之中的内心世界与对世事的感慨。
首句“避地抛铜墨”,诗人以“避地”表明自己因某种原因离开官场,远离了“铜墨”,即官场文书与权力的象征,暗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或无奈。接着,“风霜岁屡更”描绘了岁月如风霜般无情更迭,暗喻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那期凤鸟至,亦遣伏雌鸣”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其中“凤鸟”常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理想与希望;“伏雌”则指家中的普通事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虽身处困境,仍不忘内心的呼唤与自我激励,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久病丹心苦,中年白发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期患病的痛苦与内心的煎熬,以及岁月不饶人,中年已至,白发已生的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如何张仲蔚,却扫卧升平”引用了汉代隐士张仲蔚的故事,他以耕读自娱,不问世事。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