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其二)春恨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梳洗了,百般宜。

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

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

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

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醒来后的情感世界。首先,她新睡起后,熏香过的绣罗衣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这个细节不仅展现了她的生活品味,更暗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接着“梳洗了,百般宜”则展示了她在打理自己的仪容时的从容与满足。

接下来的“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气息,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这里的“一春心事”包含了对逝去时光、遗憾情感以及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则是女子在面对离别和感情上所表现出的无奈与哀怨。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哀求,但又掩饰着深藏的痛楚。这一句透露出诗中人物内心的苦涩与纠结。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则将时间的流逝、自然界的变迁以及情感上的起伏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对夜晚美好的月亮和担忧春天的花朵凋零,表达了对于时光易逝和感情无常的深刻体悟。

最后,“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中所描绘的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梦境中重温过往情感的忧郁。这里的“凤台”、“高唐”都是古代的名胜,它们以其独有的意象加深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复杂的心境。它不仅是对春日生活的一种描述,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这首诗以其精致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巧妙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好又哀伤的文学空间。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遍地锦.孙守席上咏牡丹

白玉阑边自凝伫。满枝头、彩云雕雾。

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

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形式: 词牌: 遍地锦

感皇恩(其三)晚酌

多病酒尊疏,饮少辄醉。年少衔杯可追记。

无多酌我,醉倒阿谁扶起。满怀明月冷,炉烟细。

云汉虽高,风波无际。何似归来醉乡里。

玻璃江上,满载春光花气。蒲萄仙浪软,迷红翠。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一)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韵

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别后何人更相记。

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殷勤犹念我,同吟醉。

画舸相追,孤城已闭。不道扁舟□云外。

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风细。忆君清兴满,无由寄。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二)镇江待闸

绿水小河亭,朱阑碧甃。江月娟娟上高柳。

画楼缥缈,尽挂窗纱帘绣。月明知我意,来相就。

银字吹笙,金貂取酒。小小微风弄襟袖。

宝熏浓炷,人共博山烟瘦。露凉钗燕冷,更深后。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