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别思

片帆烟雨下孤城。数株新录软、茜红明。

春江何似玉人情。风乍起,远渚石桥平。

且自说归程。小楼深夜月、炙银笙。

蓟门幽梦恐难凭。虽有泪,寄不到金陵。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明代俞彦的《小重山·别思》描绘了一幅烟雨中离别的画面。"片帆烟雨下孤城",以寥寥数笔勾勒出船只在细雨蒙蒙中驶向远方孤城的寂寥景象,寓含了词人深深的离愁。"数株新录软、茜红明"则通过几株鲜艳的茜草,映衬出春江边的色彩,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情感犹如春水般温柔而明亮。

"春江何似玉人情"一句,将春江比作佳人的柔情,表达了词人对所爱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感。"风乍起,远渚石桥平",随着风起,江面波澜微动,远处的洲渚和石桥在视线中变得清晰,仿佛连景物都因离别而显得更加宁静。

进入下片,词人转向自我倾诉,"且自说归程",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小楼深夜月、炙银笙",深夜的小楼里,词人独自吹奏银笙,借音乐抒发内心的情绪,月光洒落,更显凄清。最后,"蓟门幽梦恐难凭",词人担忧即使有深深思念,也无法穿越千里传递到心上人的所在——金陵。

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别离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198)

俞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籍贯:上元
  • 生卒年:公元一六0一年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姚太仆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依体口占一首见赠,因效颦寸首奉荅(其一)

传闻海上有仙山。道是蓬山。难到蓬山。

未如小圃一拳山。水也环山。树也环山。

君来访我到家山。携手登山。节届登山。

西风吹落小方山。便是龙山。何必龙山。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姚太仆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依体口占一首见赠,因效颦寸首奉荅(其二)

为人性僻僻于山。梦里游山。病里思山。

莫教一日不看山。淡冶春山。刻露秋山。

吴兴自古擅名山。水有菁山。陆有杼山。

劝君莫更恋家山。为尔耽山。故效他山。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其三)

与君先后赋还山。我爱江山。君爱湖山。

非关褊性合栖山。叵奈冰山。转忆云山。

投琼佳句到青山。仰止高山。弦绝牙山。

而今宿草北邙山。梦破鱼山。泪洒牛山。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临江仙(其一)元旦

昨夜今朝争几许,共惊年去年来。

青阳晨度赤城开。晴光摇草树,佳气入楼台。

想得羲和都不异,人间强自安排。

条风初试软金杯。休夸一岁首,明日又相催。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