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

碧天似水,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

桂魄扶疏光照耀,尘界都成银色。

万象森罗,羞明卷彩,黯淡唯今夕。

风高露重,井梧湿翠时滴。

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

虎绕龙蟠丹就后,一颗清辉的国。

不养银蟾,不关玉兔,到处无亏蚀。

三千行满,也能飞上璇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图景。开篇“碧天似水, 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将明亮的夜空比作清澈的水面,月亮如同玉盘般悬挂,给人以冷冽而晶莹的感觉。接着“桂魄扶疏光照耀,尘界都成银色”则写出了桂花与月亮交相辉映,将尘世万物都渲染得犹如银白,显得格外庄严。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万象森罗,羞明卷彩,黯淡唯今夕”表达了在这宁静的夜晚,万物皆藏匿其色彩,只留下淡淡的月光。紧接着“风高露重,井梧湿翠时滴”则是对微风轻拂、露水凝结和古井边草木的生动描写。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诗人通过鹤发似雪、山峰深藏及月亮与树影相映衬,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虎绕龙蟠丹就后,一颗清辉的国”则是对一个理想国度的描绘,此国祥瑞、光明。

最后,“不养银蟾,不关玉兔,到处无亏蚀。三千行满, 也能飞上璇极”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自由翱翔于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优美的笔法,展现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月亮、自然、理想国度以及个人精神飞扬的深沉感悟。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亲情拾得一婢,名念奴,雪中来归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

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

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

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

好是雪满群山,玉纤频捻,泛清波文鹢。

深院相逢人尽道,标格都从天锡。

梦蝶徒劳,霜禽休妒,争奈伊怜惜。

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明月逐人来.寿仙翁

莫嫌春浅。寒威俱敛。阳和至此时方见。

木君敷令,把雪霜扫断。要集德星胜伴。

为有仙翁,正尔名喧蕃汉。眉寿比、聃彭更远。

兼资勋业,已中双雕箭。清步槐庭影满。

形式: 词牌: 明月逐人来

武陵春.戴昌言家姬供春盘

报道东皇初弭节,芳思满凌晨。争看钗头彩胜新。

金字写宜春。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

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画堂春.茶词

小槽春酿香红。良辰飞盖相从。主人着意在金钟。

茗碗作先容。欲到醉乡深处,应须仗、两腋香风。

献酬高兴渺无穷。归骑莫匆匆。

形式: 词牌: 画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