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萧萧秋意深。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一篇梁父高吟。
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
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这首金代词人密璹的《沁园春》描绘了一位中年文士的生活与心境。开篇“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展现了词人年轻时沉迷于读书,夜晚伴着书籍和灯火,珍惜每一刻光阴。然而,“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揭示了岁月流转带来的变化,清贫的生活和明显的衰老使他感叹不已。
词人以朴素的生活方式自嘲:“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萧萧秋意深”,形象地刻画出他在风雨交加的秋天里,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困顿,即使弹琴的乐趣也因贫困而暂时忘却。
接下来,“一篇梁父高吟。看谷变、陵迁古又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词人借吟咏古曲来抒发对世事沧桑的思考。“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则寓言自己才华横溢,却知音难觅,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最后,“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以幽默的方式自问,表达出词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即使衣衫褴褛,也不在意。“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以微笑和一杯酒收尾,展现出词人超脱世俗,只求心灵满足的豁达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困厄中的坚韧与淡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不详
冻云封却驼冈路。有谁访、溪梅去。
梦里疏香风暗度。
觉来谁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莫。定向渔蓑得奇句。
试问帘前深几许。
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廉纤雨。
倦客更遭尘事冗,故寻閒地婆娑。
一尊芳酒一声歌。卢郎心未老,潘令鬓先皤。
醉向繁台台上问,满川细柳新荷。
薰风楼阁夕阳多。倚阑凝思久,渔笛起烟波。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底事胜赏匆匆,政自天付酒肠窄。
更笑老东君、人间客。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望中倚阑人、如曾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
梁台风月,汴堤烟雨。水涵天影秋如许。
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