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七)

阴阳无停机,百物竞时节。

燠寒更事尔,气至自融结。

炎天勿怨嗟,岁晏见霜雪。

此时衣褐单,但恨不得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四季更替,以及人对温度感受的描述,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生活智慧。

首先,“阴阳无停机,百物竞时节”,诗人以自然界中的阴阳循环,比喻世间万物皆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运行,无论是生长还是凋零,都有其自然的节奏。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运作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接着,“燠寒更事尔,气至自融结”,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无论炎热还是寒冷,都是自然界的常态,是不可抗拒的。这里的“气至自融结”形象地描绘了气温变化带来的自然现象,如春暖花开、冬雪覆盖,强调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与平衡。

“炎天勿怨嗟,岁晏见霜雪”,诗人劝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不要抱怨,因为冬天终会到来,霜雪会覆盖大地。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客观描述,也蕴含了对人生起伏、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无论当前处境如何,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美好也会随之而来。

最后,“此时衣褐单,但恨不得热”,这句话表达了在炎热的夏日里,人们虽然穿着轻薄的衣服,却渴望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这里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在面对逆境时,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温暖与光明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传达了顺应自然、乐观面对生活变化的人生哲学。它既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体现了宋朝文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62)

张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八)

俎豆能折冲,儒冠或兜鍪。

六月早奏功,岂待防高秋。

俗士怀晏安,所至贾人留。

襆被应自疏,未知几宜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九)

疾风扫蚊雷,势力如破竹。

青奴冷侵肌,此乃我所欲。

周旋蜗舍中,未用叹跧伏。

亦莫问马曹,微文禁离局。

形式: 古风

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十)

祠曹秉史笔,翰墨窥金銮。

灯火渐可亲,蠹藁字未漫。

玉殿行奏书,秋晖上旌竿。

君文永有托,九庙方如盘。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向履方吏部提刑浙西

君曾仗使节,惠浃东吴民。

岂无贤大夫,平反孰与君。

省户昔郎潜,渴见老成人。

赐还席未暖,被遣日已新。

疮痍要抚摩,秋荼伤吾仁。

掾吏熟官长,定不专惠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