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月饼

团栾届节。乍捧出玉盘,分样蟾窟。

回首穿天补后,岁华飘忽。

登筵空惹图灵笑,笑厨娘、巧今新乞。

味调霜蔗,香黏露桂,有人能说。正凉夜、高寒宫阙。

怎饾饤粗工,如此唐突。争道携来天上,当年甜雪。

小时不识留佳话,到而今、名士何物。

寄声馋客,休教蟆蚀,一轮无缺。

形式:

鉴赏

这首《桂枝香·月饼》以中秋佳节为背景,巧妙地将月饼这一传统节日食品融入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饼从制作到品尝的过程,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象征意义。

词的开篇“团栾届节”,点明了中秋节的团圆主题,随后“乍捧出玉盘,分样蟾窟”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月饼的精美与形态各异,仿佛是月宫中的仙品。接下来,“回首穿天补后,岁华飘忽”则表达了时光流逝之感,暗示着岁月的流转与节日的更迭。

“登筵空惹图灵笑,笑厨娘、巧今新乞”几句,既是对厨师技艺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月饼独特魅力的欣赏。接着,“味调霜蔗,香黏露桂,有人能说”进一步描述了月饼的口感与香气,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其甜而不腻、香溢四溢的美味。

“正凉夜、高寒宫阙。怎饾饤粗工,如此唐突”则表达了对月饼品质的尊重与对粗制滥造的月饼的不屑,强调了月饼作为中秋佳节重要元素的独特价值。最后,“争道携来天上,当年甜雪。小时不识留佳话,到而今、名士何物。寄声馋客,休教蟆蚀,一轮无缺”几句,不仅赞美了月饼的美味与文化意义,还提醒人们珍惜和保护这份传统美食,避免浪费。

整首词通过对月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与文化内涵,也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24)

章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月.八月十四夕集冰丝厂,依白石体并韵

百花诞日,记兰梅媵座,来赏韶景。

路熟杭州尽替得,夜泛西湖秋兴。

洞石清供,园蔬嘉馔,称我交情冷。

回廊巡遍,一轮正挂天镜。

回首汐社经年,牢愁万古,付香禅棋阵。

梦境光阴怕更问,南北谁强谁胜。

破碎山河,高寒殿宇,望断澄清信。

良书曾借,误文且勘三省。

形式:

声声慢.秋声

千愁不断,万恨难平,天公代为传到。

塞断闻根,刚自强宽秋抱。

居然似潮有信,荡虚空、骚情多少。

蓦地起,凭山哀浦思,把人心搅。

已是伤春病夏,好消息、那听按时来报。

大造何言,随处篁吟松啸。

惊回大千醉梦,要商量、岁寒共保。

莫等閒,仿欧阳篇赋算了。

形式:

摊破浣溪纱.早菊

风骨端须向晚争。穷年栖遁称渊明。

何事春光同泄漏,太无名。

凉信更番相逼甚,香丛一例可怜生。

要与金天开世界,此先声。

形式:

龙山会.己巳重九,云在山房小集

休说登高好。岁岁登高,祗是添愁料。霜风吹雁到。

依然是、异客异乡多少。

华顶即攀空,定四际、危烽来照。

剩黄花、孤撑晚节,伴人条啸。

还教路讯城南,别馆停云,强与宽秋抱。

龙山关合巧。旧游处、应念参军乌帽。

那有兴题糕,端不为、吾生潦倒。

问何时、宣华宴上,酒悲忘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