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会.己巳重九,云在山房小集

休说登高好。岁岁登高,祗是添愁料。霜风吹雁到。

依然是、异客异乡多少。

华顶即攀空,定四际、危烽来照。

剩黄花、孤撑晚节,伴人条啸。

还教路讯城南,别馆停云,强与宽秋抱。

龙山关合巧。旧游处、应念参军乌帽。

那有兴题糕,端不为、吾生潦倒。

问何时、宣华宴上,酒悲忘了。

形式:

鉴赏

这首《龙山会》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云在山房小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

首句“休说登高好”,直接点明了主题,似乎在劝诫人们不要过于向往登高带来的乐趣,因为每一次登高都可能带来更多的愁绪。接着,“岁岁登高,祗是添愁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体验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年复一年的登高,只是增添了内心的忧愁。

“霜风吹雁到,依然是、异客异乡多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漂泊之感。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诗人自己如同大雁一般,远离家乡,成为异乡的客人。这里的“多少”二字,既是对异乡客人数目的强调,也是对孤独感的深化。

“华顶即攀空,定四际、危烽来照”两句,将视线转向远方,华顶山上的攀登虽为空,却映照着四周的烽火,象征着战争的威胁或人生的艰难。这不仅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道路充满不确定性的隐喻。

“剩黄花、孤撑晚节,伴人条啸”则聚焦于重阳节的传统元素——菊花。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晚节的高尚。诗人以菊花自比,表达出即使在孤独中也要坚守自我,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

“还教路讯城南,别馆停云,强与宽秋抱”几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别馆相聚的情景,虽然身处异乡,但友情的温暖足以缓解孤独和愁绪。他们试图在秋天的怀抱中找到安慰,尽管这种安慰可能是暂时的。

“龙山关合巧。旧游处、应念参军乌帽”提到了龙山会的历史典故,借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龙山会与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参军”形象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雅集的追忆。

“那有兴题糕,端不为、吾生潦倒”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即使面对生活的困顿,也不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最后,“问何时、宣华宴上,酒悲忘了”一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与友人共聚一堂,畅饮美酒,忘却所有的忧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勇气和决心。

收录诗词(124)

章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寒衣

典去敝貂裘。记为沽春上酒楼。

不道霜枫容易到,温柔。何处仙乡不可求。

一笑不须愁。针线犹堪与妇谋。

还我布衣真本色,松楸。焚送无从泪又流。

形式:

疏影.赋影

浮生老矣。尚不离寸步,真好嬉子。

铲迹欢场,埋照穷乡,偏偏无计回避。

虚堂结得牢愁伴,尽不问、人閒何世。

要借他、常寂光中,与证万千心事。潭底镫前镜里。

即空亦即色,随分游戏。

劝饮长庚,赠句泉明,忍仿前贤高寄。

年年顾尔伤迟暮,祗独立、不惭非易。

笑达摩、我相犹存,枉惹几多尘滓。

形式:

满江红.咏忠樟。杭州南高峰法相寺前古樟。纯庙南巡,累经题赏,辛亥逊位诏下,忽一夕而枯。士夫以忠樟谥之。用文信国和王昭仪韵为吊

桃柳争春,赖有此、圣湖生色。

一样是、樟公安否,承恩金阙。

桧不分尸王墓下,梅休招隐仙祠侧。

是天生、不二木之神,甘销歇。旧巢埽,真香灭。

人谁顾,僧能说。尚空山支拄,托鹃啼血。

祗愿心灰炎井火,定嫌干挂秦时月。

忍更看、赐号太平花,宫墙缺。

形式:

永遇乐.词社第五十集即事

陆走龙蛇,是何人世,亦姑谋乐。

下泽行吟,一年容易,篇倍骚经作。

鸳针交绣,麝尘独捣,声病几番商略。

问牢愁、除他锦瑟,一柱一弦谁托。

钟沈钵碎,坠欢重拾,慰此流人萧索。

十日平原,七歌同谷,不管风波恶。

茫茫影事,重重灰劫,祗合此中栖泊。

要追步、清尊集后,莫输一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