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简诗(其一)

生我于虚,置我于无。至精为神,元气为躯。

散阳为明,合阴为符。形为灰土,神为仙居。

众垢将毕,万事永除。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惠宗的作品《遗简诗(其一)》, 属于道家思想,探讨生命与宇宙、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开篇“生我于虚,置我于无”表达了宇宙万物生成于虚无之中的哲学观点,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存在的虚幻性。“至精为神,元气为躯”则进一步探讨了精神与肉体的关系,将生命的精华比喻为神灵,将本质的能量比作身体,这反映出道家的修身养性思想。下文“散阳为明,合阴为符”可能是在描绘宇宙阴阳变化的规律,强调了光明与黑暗、动静之间的平衡对生命和世界的重要性。

接着,“形为灰土,神为仙居”则是说身体归于尘土,而精神却可以达到仙境,这是道家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的理想。最后,“众垢将毕,万事永除”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烦恼和各种欲望最终能够得到超脱和解脱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精神与物质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家思想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

赵惠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遗简诗(其二)

吾驾时马,日月为卫。洞耀九霄,上谒天帝。

明明我众,及我门人。伪道养形,真道养神。

懋哉懋哉,馀无所陈。

形式: 四言诗

方广寺石桥

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

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

水净苔生发,山寒树著枝。

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荅户部员外贺遂涉戏赠

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熏。

惟愁员外署,不应列星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杂曲歌辞.古离别

违别未几日,一日如三秋。

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

寸心宁死别,不忍生离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