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石城吊古

吊古城头去。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

欲问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

巫觋去、久无箫鼓。

霸业荒凉遗堞坠,但苍崖、日阅征帆渡。

兴与废,几今古。夕阳细草空凝伫。

试追思、当时子敬,用心良误。

要约刘郎铜雀醉,底事遽争荆楚。

遂但见、吴蜀烽举。

致使五官伸脚睡,唤诸儿、昼取长陵土。

遗此恨,欲谁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对古城遗址的吊唁,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 这几句设定了一种萧瑟的秋景,其中霜晴给人的感觉是冷清而明净,而树木的落叶则增加了些许凄凉。道路畅通,显示出诗人行走在一片荒凉之中。

"欲问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 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古代英雄事迹的愿望,但现实是只有破败的庙宇和缭绕的烟雾与苍老的树木。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沧桑和传统文化的消亡。

"巫觋去、久无箫鼓。霸业荒凉遗堞坠,但苍崖、日阅征帆渡"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战争结束后残存的景象,没有了战争的鼓声,只剩下破败的城墙和长期未被打扰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霸业”指的是过去的军事成就,而现在只剩下荒凉的遗迹。

"兴与废,几今古。夕阳细草空凝伫" 这两句是对历史兴衰更替的一种感慨,以及面对这份沧桑时个人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试追思、当时子敬,用心良误" 这里诗人开始反思过去,提到“子敬”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或是诗人的自称,而“用心良误”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选择和判断的怀疑。

接下来的几句 "要约刘郎铜雀醉,底事遽争荆楚。遂但见、吴蜀烽举" 描述了诗人想要邀约朋友共同饮酒以忘却烦恼,但最终只是目睹到战乱的兴起,这里的“刘郎”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英雄人物,而“荆楚”和“吴蜀”则是古代的地名,代表了战事频仍的地方。

最后两句 "致使五官伸脚睡,唤诸儿、昼取长陵土。遗此恨,欲谁语" 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悲哀。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国家的高官也只能沉默不语,甚至连孩子们也被卷入战乱之中去搬运土方。而“遗此恨,欲谁语”则是对这份历史的无奈与哀伤的表达,没有人能够倾听诗人的这一番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城的吊唁,抒发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68)

王千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源忆故人

移灯背月穿金缕。合色鞋儿初做。却被阿谁将去。

鹦鹉能言语。朝来半作凌波步。可惜孤鸾□侣。

若念玉纤辛苦。早与成双取。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浣溪沙(其二)

亲染柔毛擘彩笺。自怜探得恶因缘。

一尊重许笑凭肩。

往事已同花屡褪,新欢闻似月常圆。

休休休更苦萦牵。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科斗

灯火阑珊欲晓时。夜游人倦总思归。

更须冰蛹替挼丝。

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

月寒烟淡最相宜。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

殢玉偎香倚翠屏。当年常唤在凝春。

岂知云雨散逡巡。

不止恨伊唯准拟,也先伤我太因循。

而今头过总休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