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神并序(其一)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名为《饮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永恒不变与人类短暂生命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寄托。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宏大而静谧的宇宙观,天地不灭,山川常在,这是永恒的象征。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和季节更迭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规律的理解,以及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道理。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这一句表明人虽然聪明,但在面对自然的永恒与自己的短暂时,却显得无能为力,感慨万分。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诗人感叹自己与朋友相聚在人间,不过转瞬即逝,而友情却难以长久。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这里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深,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总是牵挂着那些与自己有深厚情谊的人。

“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诗人在大自然中,看见了一切生命无常,心中充满了感伤和怅惘。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这句表明诗人对于自己没有仙法可以长生不老的无奈,以及对朋友离别后再难相聚的坚信。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最后,诗人希望友人记住他的话,如果有机会饮酒,不要推辞,这里透露出诗人的豪放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间情谊深刻而复杂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九首(其一)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拟古九首(其二)

辞家夙严驾,当往志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春,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拟古九首(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形式: 古风

拟古九首(其四)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